美国被回旋镖击中,中方反制令美战机停产,沙利文口中的“卡脖子”成为现实! 10月28日,新加坡《海峡时报》援引岛内媒体报道称:“大陆《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将于12月1日起实施,这份管制条例让美国崩溃,让西方军工企业压力山大,美军工企业来去自如、想买便买的好日子将要结束。”有评论表示,美欧整天叽叽歪歪,不断指责我们对俄出口了军民两用物资,从而支持了俄经济及俄军工业的发展,如今,我们终于出手了,但没有想到西方先倒下了,老美的肠子都悔青了。 “条例”对适用范围和管理制度作出了明确规定,对两用物项出口实施许可制,并对申请许可的条件、程序等作出了严格规定,明确了监督检查的实施主体、程序,“条例”的透明度空前提高,严厉的出口管制措施,将使美国生产武器零件的公司倒闭,这些追逐暴利的公司已习惯从大陆采购,在当今全球供应链中,中方已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尤其是那些高精尖的产业链,中企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供应商。 《海峡时报》称,“条例”将使美零部件供应短缺或成本上升、生产进度延迟、技术交流与合作受限、相关企业经济利益受损,使中美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中方的出口管制可能会引发其他国家对美质疑和反思,一些国家会认为美国在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方面存在双重标准,对中方的指责缺乏合理性,这可能会削弱美方在国际出口管制领域的话语权,使其在推动国际合作和制定国际规则时面临更大的阻力。 过去,美供应商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直接找中方购买相应的配件,哪怕是用在关键的军用设备上,一级、二级和三级供应商都是如此,例如一架F-35要12000个零附件,中方限制后,光引擎的叶片,美企就要断供,更别提其它上千个转手来自中企的零件,报告调查显示,美航空发动机的大量压气机叶片都是从中方进口的,离开中企的发动机叶片,将寸步难行,这还未包括中方对关键金属领域的出口限制。 沙利文妄称我们对供应链“卡脖子”,看来他没胡说,不过这是美国求我们卡的,怪不了我们,就像《沃尔夫条款》一样,本想限制我们,结果限制了自己![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