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福特公司首席执行官(CEO)吉姆·法利(Jim Farley)十月播客专访内容完

福特公司首席执行官(CEO)吉姆·法利(Jim Farley)十月播客专访内容完整看完,信息量还是比较大的。

一、其对于新能源的判断其实算是比较早比较准的,奈何与一帮虫豸在一起,怎么搞得好?现在大家都充分认识到新能源之势势不可挡了,终于可以坐下来一起好好努力了

1、全球70%的新能源车由中国制造

2、中国人在新能源车补能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发明了增程插混,既有纯电车的感受又有补能的便利,已经在澳洲等地大杀四方了

3、中国新能源车方面有非常强的成本优势,改变了全球供应链的布局,并正在逐步改变人们对品牌的偏好以及就业

4、最最关键的是,全球每年汽车销量约9000万,中国市场3000万,但是,但是,但是中国产能有5800万,这个多出来的产能比欧洲+英国+部分墨西哥以及美国所需要的汽车量还要大

5、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品牌,虽然开始的时候很弱小,但持续十数年的政府支持以及品牌努力,现在已经独步全球且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里随处可见

6、欧洲、日韩等品牌虽然试图在与中国品牌竞争,但是依赖中国的平台,而福特打算自建体系独立竞争,尤其是吸取了供应链芯片紧缺的教训之后,然而对照着我们凌晨发的帖子,比亚迪的碳化硅工厂投产后,产能是第二名的十倍,福特压力山大哦。

7、消费者的意识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不愿意支付电动车的任何溢价,而同时福特的成本与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之间倒挂了2~3万美刀

8、新能源车的零部件与燃油车有非常大的不同,而且燃油车最容易损坏且对用车可靠性有决定性影响的部件在新能源车上恰恰相当可靠

二、对于福特本身而言,现在相当于重新创业,从零开始;虽然起步晚了,但也不是完全没机会;

1、具体措施上在加州专门创立了Skunk Works公司启动SR-71黑鸟计划,在解决好动力电池容量方面的恰当性和成本问题后,尤其是借助在皮卡之类的混动车型相关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比较严肃的参与到新能源竞争牌桌上来

2、福特的供应链及配套

3、在分析与比亚迪竞争情况时,发现当与比亚迪拥有同样低成本的动力电池时,效率上可以更加优异,这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他们通过行业外的人来组建团队,吸引了一大波欧美工程师,引入一级方程式赛车的技术或理念

4、对车的理解,不能拘泥于从A点到B点的交通工具这样一个概念

5、对福特F-150很有信心

另外,整个采访可能重点还是在于福特如何应对中国新能源强大的竞争优势这个问题上,吉姆提出了自己的很多思考,也试图通过诸如赛车、供应链以及对行业洞察进行优势分析寻找突破口,至于最终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毕竟他们现在正在灯塔关税保护之下,连比亚迪都没怎么进入美国市场。另外,从整个采访中,我们未能看到这些老牌大厂对中国新能源恶意竞争、卷价格、减配之类的表述,如有发现的同学请帮忙指出。

另外,搬个教员的《论持久战》:驳亡国论和速胜论镇贴!

同时也可以观察到中欧新能源车谈判的微妙进程和变化,这事儿我们单独开一贴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