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鬼谷子大智慧:人在江湖,逆境中要圆融应对,顺境中要当机立断

文/鬼谷信俗话说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矛盾和纷争。职场亦是如此,大致上职场矛盾可以分为三种:人与物的

文/鬼谷信

俗话说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矛盾和纷争。

职场亦是如此,大致上职场矛盾可以分为三种:人与物的矛盾,人与事的矛盾。正因为有这两种矛盾的存在,于是人跟人之间也就发生了矛盾。

其实,职场原本并没有矛盾,但是有人想搞事情,于是便有了矛盾。仿佛,人们总是希望搞点事情,进而获得更多的资源。

在刘邦人生的最后岁月里,这种“搞事情”的行为屡见不鲜。比如,就有人向刘邦告发燕王卢绾投靠了匈奴,刘邦便派自己的连襟樊哙去攻打卢绾。然而,樊哙刚出发,就有人在刘邦耳边挑拨,声称一旦刘邦驾崩,樊哙作为吕皇后的妹夫,一定会对戚夫人下手。于是,刘邦在愤怒之下,就命令陈平去诛杀樊哙。

所谓,“事有反常必有妖”。这一系列事件的背后,显然是亲吕派与反吕派的激烈博弈。按理说,这件事与陈平无关,但刘邦却将他卷入其中。

彼时,接到任命的陈平哭笑不得,因为他陷入了职场人常见的“两难困境”。不斩杀樊哙,得罪刘邦。斩杀樊哙,得罪吕后。虽然当时的核心权力还在刘邦手中,但他已病重,命不久矣。而吕后及其党羽们早已蠢蠢欲动,谁敢得罪他们,谁就是自寻死路。

陈平深知,在职场中衡量一个人的能量,可以从三个维度入手。第一个维度是综合能力。陈平用“功劳多”来形容樊哙,认为他业绩突出。但能力并非核心要素。纵然樊哙的功勋再多,也比不上韩信。

第二个维度是社会关系,看一个人背后是否有强大的靠山。显然,樊哙是吕后派系的核心骨干,并不能轻易动他。

第三个维度是社会地位,看一个人在组织中的实际位置。显然,樊哙是开国功臣,受封舞阳侯。陈平根本没必要冒着巨大的风险得罪他。

因为,一个人的能力越强,靠山越大,地位越高,他的能量就越大。况且,刘邦是在愤怒之下才要诛杀樊哙,只怕日后会后悔。陈平深知此理,于是决定做“时间的朋友”。

他先是与周勃私下商议对策,然后囚禁樊哙,用囚车送往长安,让刘邦自己动手。这样既没有违反刘邦的指令,又尽量不得罪吕后。

老狐狸陈平明白一个朴素的道理,事缓则圆。在形势尚未明朗时,不要下死手,话不说尽,事情不做绝,给自己留条后路。

很多时候,当你实在想不出破局之策时,就不妨先把问题交给时间。事实证明,陈平赌对了。在押送樊哙的途中,长安就传来刘邦驾崩的消息。

形势就此明朗了起来。陈平立刻意识到大事不妙,稍有不慎,自己就会大难临头。当下,他必须向吕后表明自己的立场,早点站队,越快越好。

于是,原本慢悠悠的陈平,突然快马加鞭,急忙赶回皇宫,在刘邦灵前抱头痛哭,陈述了囚禁樊哙的无奈之举。表面上看,他是在哭刘邦,实则是在演戏给吕后看。虽然吕后当时表示与他无关,但危机并未就此解除。

陈平明白,在权力交接之际,不能有半点差池。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吕后上位后必然会有所动作,排除异己。同时,樊哙一旦重获自由,肯定会向吕后进谗言,因为陈平得罪了他。如果陈平真的乖乖回家,恐怕就凶多吉少了。

陈平是个极其聪明的人,他明白“黄金七十二小时原则”。于是,他就死皮赖脸地留在皇宫里,美其名曰护卫皇宫,实则是借机向吕后表忠心。同时,由于他守在吕后身边,樊哙就不能肆意说自己坏话了。

经过了陈平的“精湛表演”,吕后觉得他态度正确,是个值得培养的好同事,再加上,她也并不想与开国勋贵们彻底决裂。于是就说了一句:“以后还请陈大人好好教导惠帝。”

言外之意是,从此我们就是自己人了,我就把儿子托付给你了。

为什么阿信一直强调“黄金七十二小时原则”呢?其实,我想表达的是,在职场事件发生后的早期往往会有转圆的机会。需要说明的是,“七十二小时”只是一个虚数,特指事件发生后的早期阶段,是可以运作的,是可能改变结果的。但是,一定要快,越快越好,越早越好。

终于,陈 平的危机解除了。但是人终归是时代的产物。纵然陈平贵为丞相,智谋过人,但很多事情他也无法改变。他其实对吕后也心存不满,但又不能硬碰硬。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选择继续做时间的朋友,耐心等待。

等到吕后去世了,他马上与周勃合谋,铲除了吕氏家族,将江山重新归还给了刘家。最终,陈平用“阴谋”完成了一个“忠臣”的使命。

回顾陈平跌宕起伏的一生,在遭遇危机时,他的处世智慧让我想起了鬼谷子的一句忠告:如阴与阳,如圆与方。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进退左右,以是,司之。

意思是说,自知与知人的关系,就像阴与阳、圆与方的关系一样。当对方的内情尚未显现,对局势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时,就用圆融的方式应对。当对方的内情已经显现,对形势有所把握时,就用直率的方式应付。进退左右,辗转腾挪,都要以自知和知人作为基础。

陈平正是如此,在形势不明朗时,他选择做时间的朋友,以圆融的方式应对。当他认清形势时,就会争分夺秒,当机立断,丝毫不会拖泥带水的处理危机。

一言以蔽之,人在江湖,逆境中要圆融应对,顺境中要当机立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