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小时杀了14个人,胡文海被捕后竟然还笑着说:“我还有40个人没杀呢。”他到底是怎么变成这样的?人命在他眼里为何如此不值一提?
2001年10月26日,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大峪口村的夜空中充斥着恐怖和鲜血。这一天,是胡文海彻底失控的日子,他一气之下屠戮了14条人命,包括村支书胡根生、会计李继等。这是一起震惊全国的报复杀人案,凶手胡文海在案发后迅速被警方逮捕,但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他毫无悔意,甚至大言不惭地说,自己还有40个人没来得及杀。这究竟是仇恨的累积,还是一个人性彻底扭曲的疯狂宣泄? 胡文海的名字,在大峪口村并不陌生,1993年,胡文海开始承包村里的煤矿,那个时候,他看似还只是个普通的矿主,虽性格暴躁,但并没有显现出多么危险的苗头。然而,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1998年,他眼看着自己即将到期的煤矿合同未能如愿续包,这让他对村里的领导,尤其是村支书胡根生,产生了深深的怨恨。 这份怨恨开始像一颗埋在土里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膨胀、扭曲。偏偏在这个时候,村里的贾润金又来“煽风点火”。贾润金与胡文海同样对村里领导心怀不满,两人一拍即合,开始打算通过举报煤矿的经济问题来反击他们。可是,举报的结果让胡文海再一次感到愤怒——事情不仅没有水落石出,反而被上面给压了下来,这让胡文海心中的怒火进一步燃烧起来。 1998年后,胡文海与村里的人还因为浇地问题发生了冲突,在这场纠纷中,胡文海受了伤,他认定这背后是胡根生等人指使的。此后,胡文海的怨念就像一根不断绷紧的弦,等待着那一刻的断裂。 2001年,胡文海的愤怒达到了顶点,这一年,煤矿又一次进行招标,而胡文海再次没有中标。这不仅意味着他与煤矿的联系彻底断绝,也让他得知了一个令他更加愤怒的消息:村里的领导竟然贪污了500万。然而,再次举报依旧没有结果,这让胡文海彻底失去了理智。他决定亲手“解决”这些他眼中腐败、贪婪、阻碍他生路的“罪人”。 于是,2001年10月26日,胡文海和同伙策划了这场惨绝人寰的屠杀,他们先是将村支书胡根生和会计李继骗到了胡文海的家中。气氛在一开始并没有显得过于紧张,李继甚至以为这不过是一次普通的“谈判”。可是没多久,争执开始升级,胡文海的怒火再也压制不住,他抄起铁锤对着李继就是一顿猛砸。李继还没反应过来,血就已经染红了地面。而胡根生也没能幸免,他被胡文海重伤,最终也没能逃脱死亡的命运。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胡文海简直像失去了人性,他手持枪支,肆意屠戮着那些他早已列入“死亡名单”的村民。在他眼里,这些人不是他的邻居、不是他曾经一起生活的村民,而是一个个必须被清算的“仇人”。有人试图逃跑,有人祈求饶命,但这些在胡文海面前都没有用。鲜血四溅,哀嚎充斥整个村子,胡文海的暴行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夺走了14条无辜的生命。 这14个人的死亡并不是胡文海的最终目标,他显然早已准备好更多的“猎物”。他事后对警方说:“还有40个人没杀呢。”这句冷冰冰的话,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寒意。此时的胡文海,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犯罪嫌疑人,而是一个完全被仇恨吞噬、失去了基本人性的杀人机器。 胡文海在屠杀后选择了潜逃,但他并没有逃得太远。警方很快展开了全方位的追捕行动,几天后,胡文海在逃亡的路上被抓捕归案。被捕时的胡文海,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慌张或懊悔。相反,他显得相当冷静,甚至在面对审讯时,还露出了几分得意,他坚称自己是在“替天行道”,他杀的这些人,都是“该死”的腐败分子。 胡文海的冷血和无悔让整个社会感到震惊和愤怒,他的罪行极为恶劣,法院很快对他进行了审判。2002年,晋中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胡文海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其他参与其中的同伙也分别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胡文海在法庭上依旧表现得冷酷无情,对于自己犯下的滔天罪行,他没有流露出一丝悔意。当审判结束时,他甚至大声喊道:“我不后悔!” 2002年,他被执行了枪决,这场杀戮终于以胡文海的生命终结为代价画上了句号。 胡文海的故事告诉我们,仇恨是如何吞噬一个人理智的,它如何让一个普通人变成冷血的杀人机器。而那些未能得到及时解决的社会矛盾和积怨,最终又是如何酿成这场灾难的。人性中,究竟有多少潜藏的黑暗,还需要我们去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