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女子聘请了一位六旬老人当收银员,每个月月薪3500元,对老人十分照顾,可让她没想到的是,老人却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偷走了店里二三十万元,被发现后,女店主不忍心报警,可找到老人儿子,对方却要找女店主来讨要说法 在四川南充的商业街上,李女士经营着两家店铺,一家主营批发,另一家做零售,每天清晨,天色还未大亮,她就已经在店铺里忙碌,为新一天的生意做准备。 可让她始料未及的是,一场悄然进行的背叛正在消耗着她的心血,生意红火的店铺却频频告急,翻开账本,李女士发现近期的经营状况愈发不容乐观。 虽然店里每天顾客不断,可资金却总是捉襟见肘,起初,她以为是自己经营不善,直到一位细心的顾客向她透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真相。 那个被她视如亲人的六旬收银员张大妈(化名),正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这位在她店里工作了一年半的老人,利用职务之便,上演了一场精心策划的"搬家"大戏。 监控记录下的画面令人心寒:每当李女士离开收银台,张大妈就会像得到指令般迅速行,。她总是谨慎地环顾四周,确认无人注意后,快速拉开收银抽屉,熟练地将百元大钞塞进衣兜,这样的情景,几乎每天都在重复上演。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并非偶发行为,光是在某一天的监控录像中,就记录下了张大妈三次光顾收银台的画面,她总是挑选李女士上厕所、清点库存或是外出批货的时机下手。 按照保守估计,每天平均500元的"进账",一年半下来,这笔数字已经攀升至二三十万元。 这个数字背后,是李女士满满的善意和信任,她不仅给予张大妈每月3500元的稳定工资,更是承担了除房租外的所有生活开销。 当张大妈生病时,李女士更是亲自带她就医,支付医药费,她总是刻意避免让张大妈干重活,把她当做家人般照顾。 真相大白后,李女士的第一反应不是追究责任,而是给予对方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她主动联系张大妈,表示只要归还钱款就不追究任何责任。可回应她的却是对方干脆利落的拉黑。 无奈之下,李女士转而寻找张大妈的儿子协商,本以为能得到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没想到对方不仅对母亲的行为避而不谈,反而要求李女士给出说法,这种荒谬的态度,终于让李女士认清了现实。 事后复盘,李女士才意识到自己账目混乱的原因,由于同时经营批发和零售两家店铺,账目交错难以理清,直到将两家店分开管理,问题才逐渐显现。 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她不仅损失了巨额资金,更失去了对人性的一份信任。 最终,李女士选择了报警,这个决定来得并不容易,但法律或许是挽回损失的最后防线。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张大妈的行为已构成职务侵占罪,数额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将面临最高五年的有期徒刑。 这起发生在南充街头的案件,远不止是一个简单的职务侵占案,它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善意和信任若缺乏制度的约束,终将成为被辜负的筹码,当法律成为最后的救济,一切温情脉脉都将化为泡影。 信息来源:零度时评 2024-10-23 《60岁老人看店收银一年半偷30万 店主:每月给她3500元工资,律师:等待老人的将是刑事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