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之核心,仅有唯一,那则江西 铁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江南是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江南是春雨霏霏百草丰茂,江南是春山叠影秋水微澜,江南是渔歌唱晚浮光跃金,江南是远山青黛近水含烟,江南是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江南是振衣千仞濯足清流。 江南首先是地理上的江南,气候上的江南,再次是经济上的江南,人文上的江南。 江南是泾渭分明的地理位置,江南是湿润温暖的气候特征,江南是丘陵河川的山水地貌,江南是物产富饶的魚米之乡,江南是白墙黛瓦的建筑形制,江南是大气磅礴的文化底蕴,江南是伟岸风骨的文人特征… 江南的厚重绝非苏浙所谓之“小江南”,绝不仅是小桥流水烟花柳巷的小红雨伞;绝不仅是亭台楼阁九曲回肠之湖光烟雨;更不仅是月落乌啼江枫渔火的寒山姑城;更不仅是苏堤春晓斜照朱阁的那弯明月;更不仅是浆声灯影烟笼寒水的十里秦淮;更不仅是商女不知忘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哀怨;更不是金粉六朝无男儿的金陵叹息;更不是春风十里胡马窥江过后废池乔木的淮左名都… 离开长江以南地理位置谈江南,中国所有河流都可称“江南”。 扯上苏浙说江南,中国全是伪江南; 江西是自衣冠南渡中原士族南迁最大的集居地,是中国汉民族最大的休养生息地及汉民族比例最高的省份,是中国汉民族以宗祠文化保留传承有序最完整保护地,是中国最大的移民文化传播发源地,孕育了长江中上游及云贵川,是中国江南的祖庭。 “两宋文人半江西”,自晋至清朝,江西撑起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半壁江山。江西乃自古有誉为“文化高地”“江南邹鲁”“大家门笫”“领袖渊源”“中华福地”的江南风光大省。 江南最大的丘陵,江南最大的淡水湖,江南最大的米市,江南最早的书院,江南第一的名楼,江南第一的望郡,江南笫一的进士梯队,江南的唐宋八大家,都孕育于江西。 “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江南是江西,“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的烟柳江南是江西,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的水墨江南是江西,“孤鸳与落霞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胜景江南是江西,“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丰收江南是江西,“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娴适江南是江西,“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孤美江南是江西,“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醉美江南是江西,“文章节义之邦”的人文江南是江西,“白鹤魚米之国”的经济江南是江西,“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风骨江南是江西。 离开江西谈江南,中国没有真江南。 江西不但是江南,若江南有多个维度凝集的范围及中心,那么从江南概念自春秋战国时《诗经》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及长江下游地区第一次提出,地理位置,山水地貌,建筑形制,气候特征,科技兴盛,经济繁荣,文化底蕴,文人风骨,完全可以说,江西一直是多维度全方位承载这个中心,并且自唐中至清中持续引领中国的文化经济且富饶1300多年,是中国名符其实的第一位的人口大省,移民及文化传播大省,内贸大省,出口大省,农业大省,科技大省,文化大省,也只有江西能够承载江南这个中心! 至于长江下游之“小江南”所谓的苏南及杭嘉湖地区“经济江南”,那是从晚清至民国经济发展从江西移转,而至此时“经济江南”在江西的承载已逾1300多年…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