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上海,一对夫妻将将所有财产都留给二儿子后,本以为能安享晚年,谁知二儿子竟然将两人

上海,一对夫妻将将所有财产都留给二儿子后,本以为能安享晚年,谁知二儿子竟然将两人送到了养老院。好在大儿媳经常对两位老人进行照顾,于是与大儿媳签订了《遗嘱抚养协议》。之后,大儿媳欲继承遗产,却遭到二儿子阻拦。双方争执无果后,二儿子将大儿媳告上法庭。 张老夫妇膝下三子,老大张正、老二张飞、老三张择,年迈之时,夫妻俩立下公证遗嘱,将名下房产指定由张飞继承,本以为此举可保晚年安康,不料却在时光的缝隙中,悄悄埋下了矛盾的种子。 原本受宠的张飞,在获得遗嘱指定后,竟将年迈的父母送进了养老院,每日在陌生而冰冷的环境中煎熬,老人的心头氤氲起失望的阴云,儿子冷落自己的事实,如梗在喉,怎么也咽不下去。 正当张老夫妇对晚年生活感到绝望之时,大儿媳赵萍的身影出现在了养老院里,她不仅常来看望二老,嘘寒问暖,更承担起了老人生活起居的诸多琐事。 赵萍的贴心照料,如一股暖流,融化了老人心中的冰霜,在赵萍的陪伴下,张老夫妇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一纸遗嘱,二老决定予以更改。 在律师和证人的见证下,他们与赵萍签订了一份遗赠扶养协议,协议明确约定,赵萍承担起二老生前的照料和身后的礼仪,作为回报,二老将原本留给张飞的房产,转而赠与赵萍。 不料,这一纸协议,却在二老去世之后,掀起了一场法律纷争。 张飞对父母的变卦感到愤怒,他质疑协议的真实性,坚称赵萍对父母有照料义务,这份协议当属"无效",同时,他指出父亲的签名是"欺骗"所得,母亲仅按手印未签名,一时间,真假难辨。 法庭上,这场遗产之争愈演愈烈,赵萍据理力争,提出作为媳妇,自己并无法定赡养义务,遗赠扶养协议于法有据,父母生前在律师和证人见证下签订协议,经司法鉴定早已证实真实有效。 法官在查明案情后,对这份协议,做出了明确裁定,遗赠扶养协议内容与法无悖,当属有效。 作为约定的扶养人,赵萍对老人尽心尽力,完全履行了协议义务,理应获得相应遗产,而协议虽与此前遗嘱相冲突,但应该履行老人离世前最新的一份遗嘱的法律效力。 一纸协议,改写了遗产的归属,看似偶然的变故,实则早在弃养之时,便已埋下伏笔,儿子的冷落,儿媳的热心,促使老人做出抉择。 法律尊重公民处分自身财产的自由,也倡导奖善惩恶、诚实信用的理念,当协议基于双方真实意愿达成,法律的天平自然会向善意的一方倾斜。 回望这场纷争,不禁令人感怀,晚年生活的幸福,不在于留下多少遗产,而在于子女的关爱。 遗嘱也好,协议也罢,都不过是一种无奈之下的选择,惟愿天下儿女,在父母苍老之时,多一份耐心,少一份争执,让父母安享天伦,方不负人子之名。 (人物均为化名) 信息来源:华阴市人民检察院 2024-03-06 《儿媳妇照顾公婆天经地义,怎么能签遗赠扶养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