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位35岁的“懒汉”,与别人与众不同,他既不种地也不打工,而是选择把自己关在家里,妻子含着眼泪去深圳打工养活全家,乡亲们也在背后念叨他,不成想,他竟摇身一变,成为百万富翁,惊掉所有人下巴! 湖北仙桃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里,一间杂物处被改造成了画室,里面摆放着斑斓色彩的画布,而这里就是熊庆华的创作天地。 生于1976年的熊庆华从小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质,当村里的孩子们在田野间奔跑嬉戏时,他总是独自蹲在地上,用树枝在泥地上勾勒着线条。 课堂上,他的目光很少停留在黑板上,而是执着地在课本角落里描绘着奇特的图案,这种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在当时的农村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 初中时期的一次美术课成为了他艺术生涯的转折点,他在画纸上的作品震惊了美术老师,这份意外的赏识给了他继续坚持的勇气,就算高考的失利并未能阻挡他追求艺术的脚步。 没有专业的美术教育背景,他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自学之路,在农村,一个不务农事,不事生产的年轻人注定要面临重重压力,乡亲们的指指点点,家人的忧心忡忡,都在动摇着他的决心。 为了生计,他曾在手表厂做过工人,日复一日地清理着手表外壳上的毛料,可他的工作效率远低于普通员工。后来,他又在画廊当过画手,却因为无法理解老板的商业需求而黯然离去。 这段谋生经历让熊庆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他开始全身心投入创作,画室里堆满了色彩浓烈的抽象画作,那些扭曲的线条和大胆的色块,在农村人眼中不过是一堆杂乱无章的涂鸦,却包含着他对艺术最真实的理解。 命运总是眷顾那些执着的人,2009年,一次偶然的相遇改变了熊庆华的人生轨迹,他的初中同学雷才兵,一位已在艺术圈小有名气的画家,发现了这些被埋没的作品。 当这些充满灵性的画作通过互联网展现在世人面前时,反响出人意料的热烈,艺术圈开始关注这位来自农村的奇才,他的作品开始出现在各大展览厅。 2015年,他在北京举办了个人画展,一幅作品竟拍出了130万的高价,曾经那个被村民们认为"不务正业"的年轻人,摇身一变成为了备受追捧的艺术家。 可成名后的熊庆华选择继续留在农村,在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上进行艺术创作,他说,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他灵感的源泉,每天清晨,当晨光透过窗棂洒在画布上时,他都会感受到艺术与乡土的完美融合。 从"不务正业"到"中国毕加索",熊庆华用二十多年的坚持,在艺术的道路上书写了一个农村青年的传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全身心投入自己所爱的事业时,命运总会给予最好的回报。 信息来源:人民资讯 2021-05-25 《熊庆华:一个叫“中国乡村毕加索”的画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