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株洲,一位11岁的小男孩推着九旬老人过马路,在推着轮椅上台阶时,老太不慎摔倒,住院治疗了21天,要求男孩一家赔偿17.8万。老太称:是小男孩贪玩,飞快推她轮椅,把她撞倒的。 2019年3月,湖南株洲的某个路上,一起扶老人过马路的好事发生在这里,这本应是一个温暖的社会典范,却在命运的捉弄下演变成了一个充满争议的案例。 放学归途中的小浩背着书包,如往常一样走在回家的路上,他总是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 小浩在经过一处路口时,看到了坐在轮椅上的唐奶奶,出于好心,他决定上前帮这位奶奶一把,但就在在帮助唐奶奶通过马路后,上台阶时发生了意外。 也正是因为这场意外,唐奶奶因此受了伤,随后在医院度过了21天的治疗时光,最终被鉴定为八级伤残。 本以为这件事会在之后的时间里归于平淡,但都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时隔七个月后,这件事又突然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里。 当年10月,这位老人的家属,选择这将小浩告上法庭,并要求其赔偿17.8万元,这个数字让小浩一家陷入了深深的困惑。 在法庭上,同一个场景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描述,唐奶奶的陈述中,这是一个因男孩顽皮而导致的意外:小孩子因为贪玩,在一次莽撞的推搡中,不慎将老人撞倒,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而在小浩的讲述里,这是一次单纯的助人行为:听到呼救后,他赶忙靠近帮忙,却因为力气不足而未能完全掌控局面。 案件调查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关键性的遗憾:现场监控录像,由于案发至起诉的时间跨度超过了监控存储的90天期限,这个本可以还原真相的关键证据永远消失在了数据的更替中。 这个案件最终在株洲荷塘区法院得到了审理,法官在详细审查各方证据后,做出了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判决:驳回了唐奶奶的高额索赔请求。 判决书中特别指出,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小浩存在直接过错,而其行为本质是一种值得褒扬的救助行为。 后续,小浩的家人本着人道主义精神,自愿支付了1万元补偿,其中包括此前已支付的5000元住院费用,这个金额虽然远低于起诉索赔金额,但体现了对老年人权益的基本尊重。 这起案件的处理过程反映了现代社会中助人行为面临的复杂处境,一方面,法院的判决维护了助人者的权益,避免了寒蝉效应,另一方面,通过适当的补偿安排,也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在整个事件中,时间线索显得尤为重要:从3月的意外事故,到21天的住院治疗,再到7个月后的法律诉讼,每个时间节点都在诉说着事件的复杂性。 事后,也有网友对此事进行了评价,有网友认为,既然想要起诉为什么还要时隔7个月呢?也有的网友表示,法院的公平公正永远值得我们相信! 这个发生在株洲街头的故事,最终以一种相对平和的方式落下帷幕,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助人纠纷案例,更折射出了现代社会中道德与法律的微妙关系,以及在保护未成年人与尊重老年人权益之间寻找平衡点的现实考验。#社会# 信息来源:环球网 2020-07-25 《九旬老太太摔倒受伤,状告推轮椅男孩索赔17万,法院:驳回诉讼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