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老板养的鸭子,快六个月了,是本地的麻鸭。说实话,老板养的鸭子确实不错,但是说到价格我就有点不好意思了。昨天四个阿姨花了半天时间拔了三十只鸭子,大家都笑得挺开心的,我也跟着乐呵。这批鸭子不仅长势喜人,关键是毛好拔。有个阿姨边拔边夸:“这鸭子毛好拔,简直像拔鸡一样。” 我经常抱怨老板把鸭子养得太野,每次逮都费劲。他养鸭子已经五六年了,但每年都养得不多,也不是大规模的那种。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几百只鸭子的管理和喂养还是挺费劲的,尤其是老板坚持的“野生”模式。说“野生”其实是夸张了点,但确实找不到更好的词来形容了。 我们家的鸭子没有鸭棚,也没有避风的地方。除了早晚老板给它们撒点玉米粉,其它时候它们就得自己找吃的。有时候它们还得跟鹅、鸡争食。不过还好,鸭子们嘴快,通常不吃亏。但如果动作慢了,跑远了,那就只能眼睁睁看着玉米粉被抢光。 吃饱喝足后,它们就会找个阴凉地休息。它们几乎掌握了老板的喂食时间,只有这个时候能看到它们成群结队的。其余时间,它们可能都跑去农场里到处溜达了。农场里水塘沟壑多,鸭子们到处游荡,运气好还能蹭点鸡的食物。但只要看到人,它们就飞快地逃走。老板倒是挺高兴,说鸭子够野。 我觉得这样养出来的鸭子品质肯定好。但是每次抓鸭子都挺麻烦,有人说可以建棚、拉网,但老板就想让鸭子自由自在。结果就是鸭子开心了,我却头疼。成本这么高,按传统方式拔毛,价格自然不便宜。别人问起价格,我就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怕人家嫌贵。 前阵子有个客人听完价格后说,这鸭子一斤得大几十块。我觉得应该按整只鸭子的毛重算才公平。不过我没解释太多,只是谦虚地说了句:“我们家的鸭子确实没啥性价比。”结果人家一听这话,就不打算买了。老板后来跟我说,应该解释清楚,按毛重算。以前我爱解释,怕别人误会,现在反而怕解释多了让人觉得我在忽悠。 这价格虽然让人有点尴尬,但想到如果为了迎合大众而改变饲养方式,老板估计也不会甘心。真是应了那句话:有生于无!#买鸡鸭回家养# #我妈养呢土鸡# #只能养些鸡# #某养到鸡鸭# #不喂鸡了# #五点起床去喂鸡# #家里进老母鸡# #表嫂养的鸡# #妈妈宰了一只鸭# #养了三年的鸭,#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