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为什么中国和俄罗斯的航空发动机技术似乎落后于美国,但是美国在高超音速导弹技术上却与中俄存在差距?
我想说,美国技术菜就是菜,别找那么多借口,还什么“定义”问题,真好意思说出口。美国之所以高超声速武器与中国存在巨大的差距,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
1.美国在高超声速武器领域开始发力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当初美国工业实力强大的最佳研发时间,这就必须提拉姆斯菲尔德砍掉高超项目了。
当我们回头看美国新武器研发,只要在最近十年左右的项目,基本上都是一塌糊涂:F15EX、ARRW、LRHW/CPS、星座级护卫舰、伯克3驱逐舰......本质上就是帝国在产业高度空心化和军工复合体严重贪污腐化的结果。
2.美国在高超研发上想法过于奇葩,完全不考虑实际情况。
以ARRW为例,美国空军强调射程和适装性这两个矛盾的设计指标,结果就是弹头重量要必须大幅降低,做出一个极为鸡肋的“高超声速手榴弹”;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了LRHW/CPS上,海军和陆军的通用性导致导弹不能过于粗大,射程又是不能减少的硬指标,结果就是助推器设计困难,而且弹头再一次缩水。
更加奇葩的是,美陆军真就不愿为LRHW研发TEL车,就让半挂拖车拉着导弹打机动作战,结果自然是生存性和快速反应能力出奇的差。
美国人现在的问题是心比天高,总想啥东西都能直接就做到“世界领先”,习惯了领先的美国人突然被赶超开始手忙脚乱了。
但问题是这时候切忌心急,尤其是自身军工研发和生产能力已经大不如前的情况下。美国人如果愿意适当降低要求,做出一款基础型高超声速武器的问题不大。
类似的问题还出现在星座级护卫舰身上,典型的“既要又要”,又想价格不高,又想战力不大幅缩水(伯克3的技术复制粘贴),还想要快速投产。
这怎么可能呢?结果自然就是延期呗,顺便还超支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