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
中医康复中的草药
以其独特的疗效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一直备受人们的推崇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
一种自然界的清肝利胆良药
——茵陈
图源:惠水县中医医院
一、草药茵陈
茵陈,这个名字可能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它在中医里可是个老面孔了。茵陈是自然界中很不起眼的一种野草,但却是一味治疗湿热黄疸的要药,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在路旁、山坡、林下及草地时常能看见它的身影。它还有一个别名,叫绵茵陈或白蒿。
图源:广东中医药
二、药典记载
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茵陈的记载:“茵陈蒿,味苦,平。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
《本草纲目》则言:“茵陈,纯阳也,故能治一切阴邪之病,功同青蒿,而力猛尤佳”。
图源:中医学苑
三、茵陈入药
【来源】主要是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
【异名】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习称“绵茵陈”,或秋季花蕾长成至花初开时采割,习称“花茵陈”。
【性味与归经】性味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图源:北京民俗博物馆
四、茵陈的采收
茵陈之效,时不可失。在茵陈的不同生长阶段,其含有的化学成分会有所不同,其药效作用也有所不同。
早春时采摘的绵茵陈,主要含有挥发油类以及绿原酸等化合物,主要具有利胆及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
夏秋季采收花茵陈的主要成分为香豆素类化合物以及黄酮类化合物,例如6,7-二甲氧基香豆素、绿原酸、咖啡酸等,具有良好的抗炎、保肝以及镇痛作用。
图源:健康中国
五、古代药理研究
在古代,茵陈主治黄疸湿热,是利湿退黄的要药,常见于治疗黄疸的方剂中,因此认为在早春时采摘的茵陈,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到了五月茵陈中的这些药用成分可能已经大大减少,使得其药用价值大大降低,只能作为柴火使用,这就是为什么古人会有“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茵陈当柴烧”的说法,也反映了中医 “适时采摘”的理念。
六、现代药理研究
近年,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秋季花茵陈在黄疸以外的肝胆系统疾病中也具有良好的效果,如肝癌术后及肝硬化、脂肪肝、胰腺炎等肝胆系统疾病,以及慢性代谢性疾病以及湿疹等炎症性疾病的治疗。
这些新的研究成果使得
花茵陈的药用价值得到了重新认识
因此从2015版《中国药典》开始
花茵陈作为茵陈的一个特定采收时期和形态
被正式记载并纳入了药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