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女老师教高三语文,这句话怎么听都觉得离谱,可是河北涿州的一个女子却做到了。在面对家长的质疑和社会舆论时,女老师的一句话让所有学生成为支持她的后盾。但还没过几天,这位女老师还是走下了讲台,这是为什么呢? 故事的起点发生在河北涿州。谁也没想到,37岁的黄老师会遭遇这样的命运。她原本正值事业高峰,带着自己一群心爱的学生,却在2023年初,接到了如晴天霹雳般的诊断——视网膜色素变性,意味着她的光明将一天天消失。 最开始,她以为这种病是小概率事件,“怎么可能偏偏就砸在自己头上?”每天她都在恐惧与绝望中醒来,试图睁大眼睛去看这个世界,但眼前的景物越来越模糊,渐渐地,窗外的树影、学生们的笑脸,全都消失在了无边的黑暗里。 失明后的黄老师曾考虑过辞职:“不当老师了,换一种活法吧。”医生和家人也劝她多出去走走,去看看大好河山。但她心里放不下的是那一届学生。那是她从高二就开始带的班级,距离高考只有一年时间了。她不能眼睁睁地离开他们。 "我还有脑子,还有知识,还有热情,为什么不能继续教书呢?”黄老师这样对自己说。她决定再试一次,为了学生们,也为了自己。 刚开始,她的儿子每天牵着她走去学校。母子俩迎着晨曦出发,她心里想,自己的脚步不能停下。儿子开学后,黄老师只能自己摸索前行。她反复记住每个路口的转角、每节地铁的站台,渐渐地学会了独自穿越街道,自己上下班。 每一步都是挑战,但她咬牙坚持了下来。她说:“只要我能站在讲台上,我就觉得自己还活着。” 对于语文老师来说,看不见学生的表情,是个巨大的挑战。起初,大家都有些疑虑,家长甚至担心:一个看不见的老师,能教好即将高考的学生吗? 但黄老师用她的行动,打消了所有质疑。她让科技成为她的助手,通过手机扫描作业并转化成语音。即便眼睛看不见,她的耳朵和大脑依旧敏锐。她逐渐学会用学生的声音来记住他们的名字,课堂上,有学生举手发言时,她的回应总是精准又及时。 9月开学第一天,她自信地站在讲台上,说道:“眼睛看不见没关系,我的心和脑子还在,带你们走向高考,一点问题都没有。” 教室里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学生们高喊:“黄老师加油!”那一刻,她感到喉咙发紧,但心中满是力量。 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黄老师的坚守成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课。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学生:“生活有时会把人狠狠摔倒,但我们可以选择爬起来,继续往前走。” 她的教室氛围充满了温暖和尊重。学生们默契地配合她的教学,无论是讨论问题还是回答提问,每一个人都比以往更加认真。他们不希望这位拼尽全力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失望。 然而,命运并不会因为她的勇气而格外眷顾。几天后,质疑的声音再次传来。家长和社会舆论的压力,让学校陷入了两难。校方最终决定安排黄老师去新的岗位。 离开讲台的那天,她没有选择公开告别,而是录了一段视频,送给她的学生们。她说:“登高和归隐都是人生的选择。人生不只有一种活法,可以像杜甫那样经历风雨,也可以像陶渊明那样追求内心的安宁。” 这段“告别课”感动了无数学生。有人在高考后写信告诉她:“黄老师,是您让我明白,真正的勇敢不是无所畏惧,而是在恐惧面前依然前行。” 黄老师走下了讲台,但她的精神一直留在学生心里。她没有沉溺于失落,而是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所有人,即便生活夺走了眼中的光,也无法夺走心中的希望。 她用爱与坚守,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黄老师的故事让我们明白,教育的本质,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用生命去影响生命。 正如她所说的:“看不见路并不可怕,只要心中的灯还亮,就能走得更远。” (信息来源:2024-10-17 凤凰网 盲人高三语文老师:我虽然失明了,但知识还在,还可以带着你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