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琅河财经】关于:华人为什么会这么能“卷”? 美国人类学家施坚雅(G.Will

【琅河财经】关于:华人为什么会这么能“卷”? 美国人类学家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在《泰国华人社会》一书中提到: 这跟华人的文化和处境有关,华人有一种观念: “我活着,不单单是为我自己而活,我要为祖先负责,所以我要光大家族;我要为后代负责,所以我要拼命挣钱。” 这种观念在当地泰人眼中是不可理解的。 传统的泰人根本就没有什么宗族意识。大批华人下南洋的年代,他们甚至连姓氏都没有。泰人不祭祖,在他们那里,人一旦去世,很快就会被遗忘。他们一直生活在这片肥沃且人烟稀少的土地上,他们的生存向来不是什么大问题。如果只是顾着自己活,根本就不需要太拼命。 关于华人的特别能“卷”,施坚雅在书中说: “自从装上了来自西方的电灯之后,华人的厂开始搞两班倒,日夜工作。西方人要么学华人这么拼,要么就倒闭,没有第三条路。” 评:这是迄今为止我接触过的、关于华人为什么会在全世界民族之林中表现得如此勤奋如此有韧性,最清晰透彻、直指最深层原因的最深刻解释。附件这两封当年下南洋的华人寄回给家乡亲人的“批”(信件,汕头就开设有“批”局博物馆,收藏大量当年的家书),从这些字里行间,我们可以很清晰地体会到施坚雅指出的华人的这种观念。 在我还很小的时候,我就读过很多封曾外祖母从南洋寄给我奶奶的“批”。还有我的舅公(奶奶的大哥)更是,大量的接济。可以说,在五六十年代,如果没有南洋的曾外祖母和舅公,我奶奶和我的父辈就不可能熬过来。我太太的娘家也是,家里同样有大量从南洋寄回来的“批”,南洋的伯父不仅给家里寄钱寄物,甚至连她们兄弟姐妹各自的名字也都由远在南洋的伯父起好寄回。 我们特别能理解附件里两封“批”里饱含的那种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