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月大,本该是牙牙学语,感受世界美好之时。然而,对于江梦南来说,一场药物治疗让她失去了听力,把她带入了无声的世界。这种打击对婴儿和家庭来说都是很大的。她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信息来源:映象网2024-10-11《女孩半岁失聪靠读唇语逆袭为博士后》) 那时候,江梦南在湖南郴州的一个普通瑶族家庭里出生。爸妈都是中学老师,对女儿期望很高,希望她能过上一种宁静美好的生活,就像江南的梦中景象一样。 一场肺炎和一次看似普通的药物治疗,却彻底改变了江梦南的人生。药物的副作用让她右耳完全听不见了,左耳的听力也损失了105分贝以上。 在医学上,这种情况被称为重度神经性耳聋。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江梦南的父母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和痛苦之中。 他们四处求医,针灸、助听器……该想的办法都试过了,但还是没用。 医生建议他们让孩子学手语,去聋哑学校上学。 这似乎是大多数失聪儿童的最终归宿。然而,江梦南的父母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他们拒绝了手语,决心教女儿学习唇语和发音。 他们不希望女儿被贴上“聋哑人”的标签,他们希望女儿能够像正常孩子一样学习,一样生活,一样融入社会。 他们知道这不容易,要面对很多挑战,但还是坚定地走了下去。 爸爸让女儿把小手放在他的脖子上,感受说话时的震动;妈妈则坐在镜子前,抱着女儿,一遍遍地教她怎么动嘴巴。 他们一遍遍耐心地念着每个音节,就算女儿没有反应,也从没放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用爱和耐心,在无声的世界里,为女儿点亮了一盏希望的明灯。 在幼儿园里,她主要是通过看老师和小朋友的嘴型来简单沟通的。 因为她有听力问题,一开始普通小学不接收她。但在父母的努力下,她还是得到了旁听的机会。在课堂上,她得集中注意力看着老师的嘴,仔细听每个音节,慢慢地吸收知识。 为了跟上同学们的进度,她总是提前预习下学期的课程,还让爸妈反复给她讲解。 江梦南的努力没有白费。小学四年级时,她正式加入了学校,还直接跳到了六年级。 她热爱生命,渴望知识,这让她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011年,她以615分的好成绩考进了吉林大学药学院,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听力障碍,她不得不放弃英语听力部分的考试,但这并没有阻挡她前进的步伐。 吉林大学是江梦南偶像张海迪的母校,在这里,她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梦想。 本硕连读期间,她不仅刻苦学习专业知识,还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她明白,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站稳脚跟,就必须不断努力。 2018年,26岁的江梦南考上了清华大学,成了生命科学学院的博士生。这不仅让她在学业上更上一层楼,也是她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清华,她依然专注于疾病研究,希望能解决那些困扰人们的问题,让更多的人都能健康起来。 那一年,江梦南在专业人士的建议下,装了人工耳蜗。 26年了,她头一回听到这个世界的声音。 鸟鸣、雨声、音乐声……这些声音过去只在她的想象中出现,现在却真实地出现在她面前。 这对她来说,是个全新的起点,未来充满了希望。 然而,适应新的世界并不容易。 起初,她对各种声音都感到陌生和恐惧,甚至连一支笔掉落的声音都会让她吓一跳。但她并没有退缩,她不断地告诉自己,这就是世界原本的样子,她要努力去适应,去感受。 2021年,她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她的故事激励了很多人,让他们勇敢追梦,不放弃希望。 她不仅科研做得好,还特别有爱心,经常参与社会活动。 在清华大学,她当上了学生无障碍发展研究协会的会长,努力帮助更多残障人士,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现在,江梦南和她的清华同学已经结婚了,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她加入了西湖大学,开始博士后研究,继续在肿瘤领域深入探索,为战胜人类疾病贡献力量。 她一直相信,每次在生命科学领域解决一个难题,都能让全世界的人受益。 江梦南的故事,并非仅仅是一个关于克服逆境的励志故事,它更深层次地触及了教育的真谛,家庭的力量,以及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她的父母,用他们的爱和智慧,为女儿点亮了人生的明灯。 他们没有被命运的残酷击垮,而是选择了迎难而上,用无私的奉献和耐心,为女儿创造了一个充满爱和希望的世界。 江梦南不仅在个人事业上取得了成功,还热心公益,积极参与帮助残障人士,她的这份善良真的很打动人。 从无声世界到有声世界,从失聪女孩到清华博士,江梦南用她的行动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她的故事,将继续激励着我们,去追逐梦想,去创造奇迹,去活出生命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