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一游击队员入村筹粮 事后才得知,村民中藏了两名国民党 1948年的夏天,大别山区可是热闹得很啊!咱们的英北独立团,就是那支由六纵的一个营和新四军留在大别山打游击的一个连混合组成的队伍,正在英山红花咀镇附近转悠呢。 那天下午,太阳都快把地皮烤化了,独立团特务连的事务长王子忠,这个小伙子可真有胆量,一个人就往附近的村子里钻,为啥呢?还不是为了给弟兄们筹点粮食。 你们猜怎么着?王子忠站在河边东张西望,看到河那边有一片黑压压的房子,心想:"哎呀,这不就是个大村子嘛!"二话不说,裤腿一挽,就下河去了。那河水啊,凉丝丝的,沙子还挺细腻,踩着可舒服了。 王子忠上了岸,顺着小路就往村子里走。刚进村没多远,就看见几个村民站在那儿聊天。有个老大爷,头发都白了,腰上还别着个烟袋锅,看起来挺有意思。王子忠心想:"问问这位老伯伯准没错。" 结果你猜咋样?王子忠一开口,那老大爷就跟见了鬼似的,一句话不说。旁边两个年轻人也是一脸懵,扭头就走。王子忠心里直打鼓:"这是咋回事?平常老百姓见了咱们不都挺热情的吗?" 这下可把王子忠给整不会了。他寻思着:"这村子里肯定有问题。"聪明的王子忠可不是吃素的,立马把手枪掏出来,子弹一上膛,手指头就搭在扳机上了。 王子忠又问了几个村民,可这些人跟约好了似的,就是不开口。王子忠心想:"不对劲儿啊,这地方待不得了,赶紧撤!" 就这样,王子忠扣着枪,一路小跑出了村子。刚到河边,准备过河呢,对面来了一群人。原来是独立团侦察营的弟兄们。带队的排长刘长明问王子忠:"咋回事?空着手回来了?" 王子忠把刚才的事儿一说,刘长明他们就进村去了解情况。王子忠呢,只好在附近村子里筹了点粮食,忙活到半夜才凑够弟兄们一天的口粮。 第二天早上,可了不得了!侦察连连长找到王子忠,悄悄告诉他:"哎呀,老王啊,你昨天可是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啊!" 原来啊,那个村子里藏着两个国民党的侦察兵!他们本来想抓王子忠,可是看他一直拿着枪,就不敢动手。村民们也是怕连累王子忠,才不敢说话的。 王子忠听完,冷汗都下来了。他想起连长前几天刚给他换的那把小手枪,还只给了两颗子弹。这要是真打起来,还真不一定够用呢! 这事儿过去后,王子忠可长了个心眼。以后出去筹粮,都带上一个班的兄弟,这才算是有了保障。 多年以后,王子忠回想起这事儿,还是直咂嘴:"当时要是敌人不犹豫,我可就真栽了。这把小手枪,可真是救了我一命啊!" 说起来,这事儿还真让人感慨。咱们革命先辈们,为了咱们今天的好日子,可是冒着多大的风险啊!就像王子忠,一个人闯进敌人窝里,差点儿就回不来了。这不禁让人想啊,要是当时那两个国民党侦察兵胆子再大点儿,或者王子忠警惕性再差点儿,那结果可就不一样了。 再说说那些村民,他们的表现也让人佩服。明明知道村子里有敌人,却不敢明说,生怕连累了王子忠。这种在敌人眼皮子底下保护我们自己人的勇气,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还有那把小手枪,真是立了大功啊!就两颗子弹,却吓退了两个敌人。这让人不禁想象,要是当时真打起来,王子忠能不能应付得了?两颗子弹够不够用?这可真是惊心动魄啊! 再看看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哪还用担心这些啊。可是,咱们可不能忘了先辈们的付出。就像王子忠这样的小人物,他们的故事可能不会写进历史书,但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像他这样的普通人,咱们才能有今天的好日子。 各位看官,你们说是不是?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啥感想?是不是觉得咱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要是你是王子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不妨在评论区聊聊,咱们一块儿探讨探讨,看看能不能从这段历史中,学到点儿什么。 最后啊,咱们得记住,历史是用来学习的,不是用来比较谁更惨的。王子忠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困难面前要保持冷静,在危险中要保持警惕。这些道理,放到今天也一样适用。所以啊,咱们要珍惜今天的和平,同时也要学会像先辈们那样,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危险中保持清醒。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聊到这儿。你们觉得这个王子忠够机智不?要是换了你,你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畅所欲言,咱们一起聊聊,看看能不能从这个小故事中,悟出点大道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