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钟爱哪句描绘思念之痛的诗词#《论相思之痛诗词》 古之诗词,情韵万千,尤以写相思之痛者,最能动人心弦,令人感怀。相思之痛,或因生死相隔,或为天涯远别,或缘爱而不得,皆成文人墨客笔下之悲叹。 苏公东坡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乃相思之痛词中翘楚。“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此句道尽阴阳两隔之痛,十年之久,思念未减,亡妻之影,常现心头。千里孤坟,阻隔阴阳,心中凄凉,无可倾诉。岁月流逝,词人尘霜满面,容颜已改,而对亡妻之思念,如刻石之痕,永不磨灭。“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梦中还乡,见妻梳妆之景,仿若昨日,然相顾之际,竟无语凝噎,唯泪千行,其情之深切,痛之入骨,令人读之泪下。 又有李后主之“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国破家亡,沦为阶下囚,对往昔之思念,对故国之眷恋,皆化为此等凄婉之词。别时容易见时难,短短几字,道尽了人生离别的痛苦与无奈,如重锤击心,令人悲从中来。 温飞卿之《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女子梳洗完毕,独倚高楼,望眼欲穿,千帆过尽,皆非所思之人,斜阳余晖,江水悠悠,更添惆怅。那肠断白苹洲之语,将女子相思之苦、等待之痛,刻画得淋漓尽致。 元人徐再思之《折桂令·春情》,“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生动地描绘出初尝相思之苦的人,那种神魂颠倒、茶饭不思之态。身如浮云,飘忽不定;心如飞絮,无所依托;气若游丝,虚弱无力,相思之痛,竟至如此。 相思之痛,在古人诗词中,或深沉哀婉,或凄切悲凉,或缠绵悱恻。每一句诗词,皆如一颗晶莹之泪,蕴含着无尽的思念与痛苦,历经岁月之洗礼,仍熠熠生辉,令后人读之,感同身受,亦为古人之情深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