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外甥因为老宅拆迁的事,带人上门对舅舅进行殴打,舅妈劝说无果,情急之下,将脱漆剂泼向一男子,男子当即被烫伤,仓皇而逃,事后,男子因为此造成10级伤残,外甥报警,舅妈被刑拘,一审认为,妈防卫过当,构成故意伤害,必须承担赔偿责任。舅妈不服,提起上诉:他们入室打人,我泼洒他,是为了阻止他来打我,我是正当防卫,二审判决亮了! 事件源于2017年,一处老宅的拆迁,房屋的拥有者去世后,其子沈某依据传统习俗独自占有了拆迁补偿款,可沈某的姐姐认为这笔款项应当由兄妹平分,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矛盾。 双方多次交涉未果,矛盾不断升级,在一次激烈争吵中,双方为此大打出手,沈某的姐姐也因此受伤,虽然在警方调解下双方达成和解,但这场纷争并未就此平息。 得知母亲和舅舅发生争执的消息后,姐姐的儿子蔡某怒上心头,他认为舅舅沈某不仅独占拆迁款,还殴打自己的母亲,决心要为母亲讨回公道,于是蔡某找来两名同伴陈某和李某,商议对舅舅沈某进行报复。 2017年7月的一个中午,蔡某带领陈某、李某等五人来到沈某家中,刚开始,蔡某独自进入屋内与舅舅理论,但很快争吵升级为肢体冲突,其余几人闻声而入,局势顿时失控。 年轻力壮的蔡某等人对沈某展开了猛烈攻击,沈某的妻子施女士见状上前阻拦,却也遭到殴打,被打倒在地,危急时刻,施女士注意到桌上放着一个装有脱漆剂的水壶。 这是沈某作为装修工人常用的工具,当天顺手带回家中,在丈夫遭受围殴,自己也被打倒的绝望之际,施女士抓起水壶,将里面的液体泼向了离她最近的人。 强腐蚀性的脱漆剂瞬间发挥了可怕的威力,被泼到的陈某发出惨叫,其他人见状仓皇逃离,可这一行为也给陈某造成了严重的伤害,经鉴定,陈某全身20%面积被烧伤,构成轻伤,并导致10级伤残。 案发后,警方迅速介入调查,令人意外的是,实施殴打的蔡某等人因未造成严重后果而未被追究刑事责任,反而是出于自卫的施女士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刑事拘留。 这一结果引发了广泛争议,人们纷纷质疑,正当防卫与过度防卫的界限究竟在哪里,为避免妻子遭受牢狱之灾,沈某在警方调解下与陈某达成了赔偿协议,同意赔偿25万元。 可刚被释放的施女士得知此事后却勃然大怒,坚决反对赔偿,她认为自己的行为完全出于正当防卫,不应承担任何责任,在施女士的坚持下,案件最终移交检察院审查起诉。 检察官经过缜密调查后认定,施女士的行为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遂作出不起诉决定,但受伤的陈某对此结果不服,随即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施女士承担赔偿责任。 一审法院审理后认为,虽然施女士的行为具有正当防卫性质,但使用强腐蚀性液体泼洒他人,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属于防卫过当,据此,法院判决施女士承担35%的赔偿责任,需向陈某支付10万元赔偿金。 施女士对一审判决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经过深入调查和慎重考虑,对案件作出了截然不同的判断。 法官认为,虽然陈某声称自己只是去"劝架",但事实上他是与蔡某等人共同实施不法侵害的行为人之一,在现场力量对比悬殊、施女士夫妇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施女士采取泼洒腐蚀性液体的方式进行自卫,并不构成防卫过当。 最终,二审法院撤销了一审判决,驳回了陈某的全部诉讼请求。 这一判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人们认为这体现了法律对正当防卫权的充分保护,也为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这起历时数年的案件,不仅是一起普通的家庭纠纷,更折射出现代社会中的诸多问题。 它提醒我们,在处理家庭矛盾时,应当理性沟通,避免矛盾激化,同时也警示我们,在面对不法侵害时,应当理性行使正当防卫权,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信息来源:江西卫视传奇故事 2023-09-02 《因为拆迁款有分歧,男子竟带人上门打舅舅,结果双方都有受伤》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