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98年,太平公主在一个夜晚宠幸了四名男子。次日清晨,侍女们惊觉这四名男子已然断了气息,侍女们静悄悄地收拾完房间就出去了,假装什么都没看见。 太平公主堪称大唐权势最为煊赫的公主,其地位尊崇,权势滔天,在大唐的宫廷风云中留下了深刻印记。 太平公主之貌与武后甚似,武后觉其性亦类己,遂对这小女宠爱至极,甚至常与之商议政事。 彼时太平公主二嫁,武则天视此婚姻为护其周全的必要之举,竟处死武攸暨正妻,即便太平公主不喜这丈夫,然迫于武后赐婚,只得下嫁。 因真情已逝,太平公主自此深陷权力泥潭,竟圈养众多男宠,只为抚平自身郁闷的心绪。 太平公主挑选男宠从来不介意对方出身如何,只要自己喜欢便会带回自己府上,供自己消遣。 豢养男宠或许是太平公主对这段婚姻无声的抗议,也或许是她对自己命运的不满,但更多的是通过男宠在自己权利的路上提供一些助力。 唐朝的选官制度为科举制,但也有不少文人墨客是通过公主举荐入朝为官。 李白、王维等皆曾借由玉真公主之引荐。他们自此踏上了不同寻常的人生旅途,在文学的天地里留下了各自璀璨的篇章。 所以虽然大家都对这种方式表示不屑,但是看到“软饭丞相”云云,心里还是很羡慕的。 毕竟这种一飞冲天的路子谁不想拥有呢? 现在就详细说说太平公主说的上名的男宠们。 首先是胡僧惠范。 这是一个出了名的骗子。 他正值二十多岁的青春年华,却自称已有两百余岁,还称修炼得道,自夸见识极为广博。 且借这番巧舌如簧之辞诱引那些蒙昧无知的妇女,令她们皆趋之若鹜地前往朝拜活佛。 即使被活佛动手动脚也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将其视为活佛赐福,不仅到处宣扬,还大肆炫耀。 这种盲目与浮夸的行为,实在令人惊叹。 然惠范乃胡人,身强体壮,技艺卓绝。 太平公主对其极度痴迷,甚至达到一见倾心之境。 这位和尚凭借公主的恩宠,肆意妄为,干了诸多恶事,其行径令人发指,实在是可恶至极。 太平公主为其修筑庙宇,并令其出任主持。公主本人则常借礼佛之名频繁出入该寺。 曾经的佛门清净之所,如今竟沦为男盗女娼的腌臜之地。 其次是宰相崔湜。 崔湜是上官婉儿的忠诚拥护者。 但崔湜不满当前的权势,在太平公主造访之时,故意弄出了响动,被太平公主收入府邸。 但太平公主属意崔湜不仅仅是因为崔湜的样貌,更多的是想巩固在朝堂中的地位。 崔湜也很懂得伺候太平公主,太平公主知道他的想法,就为他求来了宰相的位置。 虽是“软饭宰相”,但是崔湜本人还是很有才干的。 这天,她选了四个美少年一起来侍寝。 四位俊逸少年,为博太平公主之欢心,对公主言听计从,竭尽所能,施展出各自本领,极力讨好。 都想通过公主的途径,从此飞黄腾达,锦衣玉食受用不尽。 然而,太平公主已不再是往昔那温婉纯善的女子,岁月的磨砺,令其性情大变,与最初的模样相去甚远。 当下之她,性情无常。稍有不顺意,便欲将这些男宠诛杀。其喜怒变幻莫测,令人胆寒。 这一晚,无人知晓究竟发生何事。待到次日天明,侍女们侍奉太平公主起身时,只见四名美少年躺于地上,已然没了呼吸。 可是,太平公主依旧安稳的在床榻上睡着。 常年睡卧的枕席之旁频频死人,还能安稳睡眠,也只有公主这样的狠人才能做得出来。 侍女们对此种情形已然司空见惯,旋即迅速地收拾起来。 即便有很多美少年进府之后惨死,但仍然有很多人为了这高额的月例银子,都想来府中任职。 太平公主频繁找寻男宠,她一来是为了自己享乐,二来也是为掩盖自己对权势的争夺谋划合适的人才。 太平公主才智与容貌俱佳,常与武后共议国事。来俊臣势力之铲除,亦为太平公主之功绩。 然而,太平公主荒诞日常的诸多方面,实多源于唐朝那开放的风俗。其行为与当时的社会风气紧密相联,反映出那个时代独特的风貌。 信息来源:《资治通鉴》:太平公主沉敏多权略,武后以为类己,故于诸子中独爱幸,颇得预密谋,然尚畏武后之严,未敢招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