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成长的力量,其实是哀悼的力量。 基本上,甚至可以说所有心理问题,无论是...

成长的力量,其实是哀悼的力量。 基本上,甚至可以说所有心理问题,无论是压抑,扭曲,或是变态(心理学的此变态非彼变态,指的是病理性心理疾病),都是因为无法面对生命中的负面情感,无法对丧失完成哀悼,无法从悲伤中涅槃,人格成长,从而动力一直固着,一直在同一个地方打转。 造物主真的很爱给人类开玩笑,自生命诞生之初就赋予强烈的依恋,也是就是爱的需求。 我们不得不把所有情感都倾注在抚养者身上,却又总是事与愿违,失望,甚至感到被伤害。 这些遥远却对心灵刻下深深烙印的故事,看似远去,却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当下。 让我们想爱不敢爱、渴望爱又假装不需要、远离爱又心有不甘、恐惧孤独却不得不留在孤独中。 所有这些关于害怕丧失客体的爱,指向分离的情感,对一个有着恐弱集体潜意识的民族而言,是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 在挫折教育中长大的大多数,别说邀请别人走进我们的故事,走近内心。哪怕孤身一人,尝试看向这些情感背后的失落都羞愧无比,都无意识在心里掐断这些小火苗。是的,对自己脆弱,自身渺小最大的嘲笑者,其实是我们自己。 只是一个真正坚强的人,不需要时刻用强来武装,或者说是伪装。当我们在关系里戴上逞强的面具,那么就意味着在否定,推开了对方。 因为我们不是真的强,真的没所谓,不在意。我们只是无法面对失落,只是渴望别人能够看穿我们的伪装,甚至都不用说就知道掩饰什么,真正想要什么,主动而诚恳地奉上。 而一个愿意接纳自己脆弱的人,其实就是愿意接受这个世界的不完美。 愿意承认自己其实没有那么全能,哪怕再优秀也无法控制别人,无法让别人时时刻刻臣服,无法让这个世界绕着自己转,无法让别人爱我们胜过爱他自己。 爱的背后,是悲伤。有多少爱,就有多少失望,也注定有多少悲伤。 只要有爱就有失落,有爱就有悲伤。真正的面对悲伤是释怀,而不是恐惧,更不是逞强。 只有真的发自内心尊重自己的渺小,生命动力才能在熊熊烈火中淬炼,重生。当繁花落尽,浮华褪去,我们终会感恩这个世界的所有不完美,包括爱的不完美。 最后,面对人生这一场漫长的旅途,我们单刀赴会,尽兴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