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面子的代价!浙江,男子醉酒后,冲动之下将手中价值58000元的手表送给了女友,岂料,女子在外出游玩时,不慎将手表丢失,男子当即愤怒地让女子赔偿5万8千元,女友却表示手表是男子送的,她不需要赔偿,俩人最后一拍两散,男子把女友告上了法庭,法院的判决亮了。 2020年,浙江宁波的某个酒吧,一个价值58000元的劳力士手表,成为了一场情感纠葛和法律争议的导火索,这个故事的主角是李明和陈芳,两个在夜生活中寻找慰藉的年轻人。 李明是个事业不顺的年轻人,心中满是郁结,那个夜晚,他独自一人走进了酒吧,想要借酒消愁,在吧台前,他注意到了同样独自一人的陈芳。 两个孤独的灵魂在喧嚣中相遇,很快就打开了话匣子,他们分享各自的烦恼,在彼此的故事中找到了共鸣,夜深人静时,两人交换了联系方式,为彼此的生活埋下了一颗情感的种子。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明和陈芳频繁约会,感情迅速升温,三个月后的一个周末,两人决定重返初遇的酒吧,仿佛要为他们的感情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可命运总是喜欢开玩笑,当晚,酒吧里一位男生高调地为女伴送上昂贵礼物的场景,引发了全场的注目,陈芳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羡慕眼神,被李明的朋友们敏锐地捕捉到。 在起哄声和酒精的双重作用下,李明一时冲动,将自己手腕上价值不菲的劳力士手表摘下,戴在了陈芳的手腕上。 这一刻,酒吧里欢呼声此起彼伏,李明成为了众人艳羡的焦点,可当第二天酒醒时,后悔的情绪如潮水般涌来,这块手表不仅价值不菲,更承载着父亲的心意。 李明犹豫再三,最终给陈芳发了一条信息,委婉地表达了这块表的重要性,希望她能妥善保管。 陈芳也懂了男友的暗示,主动提出要归还手表,可李明出于面子考虑,又说让她继续戴着,只是叮嘱不要转卖,这番模棱两可的表态,为日后的纠纷埋下了伏笔。 时光飞逝,转眼间到了七夕佳节,李明因工作繁忙,无暇陪伴女友,陈芳约上闺蜜外出游玩,特意戴上了那块昂贵的手表,想要在朋友面前展示一番。 可天有不测风云,回家后她惊恐地发现,手表不知何时已经遗失,陈芳心急如焚,立即联系了李明,李明得知消息后,情绪激动,要求陈芳赔偿手表的全部价值。 这一要求彻底点燃了陈芳的怒火,她认为既然是礼物,就应该归自己所有,丢失也是自己的事,为何要赔偿,一场激烈的争吵过后,这对恋人分道扬镳。 李明多次索要赔偿无果,最终将陈芳告上法庭,要求赔偿58000元。 法庭上,双方各执一词,李明坚称他只是将手表暂时交由陈芳保管,并未有赠与的意思,认为陈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而陈芳则坚持认为手表是李明送给她的礼物,她对手表拥有完全的处置权。 案件的关键在于辨别这块手表到底是赠与还是保管,法官仔细审阅了双方提供的证据,特别是那段关键的聊天记录。 最终,法院认定李明并未明确表示要将手表赠与陈芳,而陈芳也同意了保管的要求,因此,陈芳应当对手表的丢失承担责任。 一审判决陈芳赔偿李明58000元,陈芳不服,提起上诉,但二审法院维持了原判。 这个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社交场合,特别是在酒精作用下,我们更应该谨慎行事,避免做出冲动的决定,在赠与贵重物品时,更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意图,避免日后产生纠纷。 此外,这个案例也凸显了在恋爱关系中保留重要对话记录的必要性,在法律纠纷中,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往往能够成为关键的证据。 最后,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在面对纠纷时,理性沟通和寻求法律途径解决才是明智之选,无论是感情还是财产,清晰的界定和有效的沟通都是维系关系的重要基石。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李明或陈芳,面对诱惑和压力,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自己的行为界限,才能避免陷入类似的法律和情感困境。 这个案例不仅是一个法律教训,更是一面照亮我们内心的镜子,提醒我们在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人物均为化名) 信息来源:环球网 2022-08-07 《傻眼……浙江女子弄丢男友送的贴身物,法院:赔钱!》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