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作家韩江获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 正好借此机会推荐她的小说《素食者》,这是我去年读过最打动我的作品之一。合上书的那一刻,我仿佛回到了多年前深夜读《变形记》时的震撼时刻。《变形记》探讨的是一个人在工业化社会中被异化的过程,而《素食者》则讲述了一个女人如何选择与父权社会疏离。尽管两部作品诞生于相隔一百多年的不同背景,但我在其中看到了相似的主题:社会如何逐步压制一个个体的生存空间。 卡夫卡笔下的“人”依然是男性的象征,而韩江笔下的“人”则是女性。除了与男性同样面对结构性父权的压迫,女性,尤其是东亚女性,还必须额外承受来自夫权的束缚。书中展现了一个所谓“正常”的丈夫如何一步步逼疯自己的妻子,并通过她的疯狂,来维持他自己的“正常”。维系社会运转的,并不是某个人或某个群体,而是一套以“正常”为标准的价值体系,这个体系通过暴力强加于每一个人。 故事的女主角英慧,原本过着平凡的贤妻良母的生活,直到某天因一场梦开始认为自己是一棵树,并在身边人身上感受到肉食者的贪婪与邪恶,决定成为素食主义者,最终发展为厌食症患者。她的丈夫认为她疯了,选择与她离婚;她的父亲也觉得她疯了,甚至用暴力逼她吃肉。她的姐姐虽然心中愤恨英慧的“疯狂”,却也无法抛弃她,最终将她送入精神病院治疗。随着故事发展,姐姐在心底对英慧的选择产生了某种理解——她们作为女性共同承受着命运的重压。 小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英慧的视角展开,讲述她如何试图摆脱父权和夫权的束缚,通过成为素食者来拒绝融入现实社会的秩序。第二部分则从姐夫的视角描写,一个享有性别特权的年轻才俊,如何在欲望的驱使下侵蚀掉姐姐和英慧的生活。英慧面对姐夫的侵犯时表现得冷漠无动于衷,但在他为她作画后,她彻底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仿佛真的变成了一棵树。每个人都觉得英慧疯了,但她却清楚地知道,是她身处的世界已经疯狂。英慧没有得到这个社会的保护,因为她对“正常”与“疯狂”提出了根本性的质疑。 通过作者细腻的笔触,姐夫这个角色显得非常复杂。对姐姐而言,他是父权社会的加害者;但在英慧的眼中,他某种程度上与她一样,都是无法适应主流社会的受压抑者。虽然他一边欲望地凝视英慧的身体,但同时也看到她作为一种介于植物、动物和人类之间的独特存在。两人关系中的越轨部分在书中得到了高度艺术化的呈现——男人的压抑通过性欲释放,而女人的压抑只能通过坚守自我,哪怕这意味着自我毁灭。 第三部分以姐姐的视角讲述了“树火”,这是我认为最动人也最令人痛苦的一章。如果说英慧的疯狂展现了父权社会对个体的极端压迫,那么姐姐则代表了另一种极端——即使清醒过来,她仍然只能选择继续正常地忍受这一切。姐姐去探望英慧时,担心她会死,而英慧反问:“为什么我不能死?”但姐姐即使离婚了,仍然有工作、有孩子、还有妹妹需要她照顾,甚至连寻死的权利都被剥夺。比疯癫更令人绝望的是,姐姐甚至失去了选择疯癫的自由。英慧成了一棵树,而姐姐只能在这个压抑人性的社会中继续活下去。 韩江通过《素食者》探讨了人类暴力的极限、理智与疯狂的界限,以及我们对他人理解的能力。她想刻画的是一个誓死不愿屈从于人类社会规则的女性形象。也许每个女性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自己的某种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