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在2008年那场撼动中国的汶川大地震中,一所普通的乡村中学的全校2300余名师生

在2008年那场撼动中国的汶川大地震中,一所普通的乡村中学的全校2300余名师生在短时间内全部安全撤离,无一人伤亡,这所学校就是四川桑枣中学,而这个奇迹的缔造者,是被后人称为"最牛校长"的叶志平。   1995年,叶志平上任桑枣中学校长。 与其他校长一上任就抓教学成绩不同,他的第一件事却是四处巡查校园。 当他发现一栋建于80年代的教学楼时,他的心情沉重起来:墙壁布满裂缝,裂缝中赫然填充的是水泥包装袋,承重墙厚度远未达标。 通过走访老教师,叶志平得知这栋楼是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仓促建成的。 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他无法容忍学生们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中学习,开始了一场艰难的"战役"。 他坚持不断向教育局申请经费,遭遇多次拒绝后仍不放弃,终于获得了改造资金。 原本只花17万元建造的教学楼,这次的改造就花了45万元。 但叶志平深知,硬件设施只是安全的基础,从2005年开始,他做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近乎疯狂的决定:开始定期组织全校师生进行地震逃生演练,这在当时的中国教育界几乎闻所未闻。 演练每学期都至少有两次,要求全员参与,不合格就反复练习。 这引发了轩然大波:家长们认为这是在浪费学习时间,甚至联名向教育局投诉;教育局也对他施压,威胁要将其革职。 面对压力,叶志平始终坚持己见:"学生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 就这样,桑枣中学的师生们在这位"固执"校长的带领下,一次又一次地进行着看似"多余"的演练。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记得这一刻。 地面突然开始剧烈地晃动,但是桑枣中学的师生展现出惊人的镇定:他们按照平日演练的路线,迅速有序地撤离,短短1分36秒,2300多名师生全部安全逃生。 当时正在绵阳开会的叶志平,闻讯立即赶回学校。 一路上,目睹着周围的废墟,他的心悬到了嗓子眼,当看到全校师生安然无恙,这位铁骨铮铮的汉子终于蹲在地上失声痛哭。 十多年的坚持,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然而,这位英雄校长并没有等到更多的掌声,在2011年6月27日,叶志平因突发脑溢血永远离开了他深爱的学校和学生,年仅57岁。 回望叶志平的一生,他并非真的能预知未来,而是将普通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心推向了极致。 在如今这个强调升学率的时代,叶志平的故事给我们带来深深的启示:教育的真谛,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守护生命,培养人。 那个被误认为是"穿越者"的平凡校长,用他的先见之明和坚韧不拔,为我们留下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教育奇迹。 在无数叶志平校长这样的教育人士的努力下,中国的校园正在变得更加安全,教育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 这或许就是叶志平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一种永不停息的责任感,一种对未来的深邃洞察,以及一颗始终为学生着想的赤诚之心。 在纷繁复杂的教育现实面前,叶志平的故事无疑是一剂清醒剂。 在这个意义上,叶志平不仅仅是一位普通的中学校长,他更是一位真正的未来教育的先行者。 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但愿我们能够像叶志平一样,始终保持对未来的敏锐洞察,始终将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怀着一颗赤诚的心,为中国教育的美好未来不懈奋斗。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他走后11年,仍被怀疑是“穿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