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养老院实习感悟:理论再多,总有实践不上的
本学期迎来了第一次实习,说是实习其实算是学校给我们一个去实地和客人交流的机会,而这个地方就是养老院。老师没有给我们很大压力说一定要去帮助某个老人实现目标,这个实习也没有must pass的考核,唯一的考核办法是我们需要从这次实习中获取信息完成一个作业。而课程的设置,课堂理论和我们实习内容可以说是息息相关的
当然,我们会给到一个大方向,也就是说我们的任务是和老人聊天,并找出他/她曾经喜欢做而现在因为种种原因做不了的事,看看我们可以怎么帮助他们,然后我们期望的是在本学期结束之前,对接的老人能够在我们的帮助下实现一个小目标。——这是理论。
而实际上呢,由于老人的记忆力下降,mobility也下降,以及他们并没有那么容易相信你能帮助他们。我们的客人就是感觉我们去了四五次了,聊天的时候都说得挺不错的,但是一说到我们来一起改进下的时候,她就会拒绝,看起来她对于生活在这里不满意,对做任何事都不感兴趣。她说自己喜欢喝咖啡,但是抱怨养老院的咖啡像水,我们就说那你跟工作人员说说你喜欢什么样的?或者你做给我们看看你想要怎样的咖啡?她说,不,我不想。——想到我们上课的举例,让老年人engage in 她感兴趣的活动,做一杯自己的咖啡——基于这个理论,我们才引导她做自己的咖啡,但是显然看起来并不合适。
后来,我们就跟养老院的OT聊,意识到建立信任有时候需要很长的时间,她对所有事都持消极态度,我们需要做的事顺着她的意思,有时候事实不对,我们也得顺着她,她需要“善意的谎言”的支持,你要让她认为你们是在统一战线的,这样她才会对你展开心扉。当然,课堂上的set up a goal,这个也不一定是完成某个physical任务,也可以是她从一个不愿跟人沟通到每周会和人交流2-3次,这也是有利于她的well-being; 或者她从一个走来走去wondering around到坐下来可以和别人聊天20-30分钟,laugh and chill;不愿做咖啡没事,目标也有可能只是主动告诉员工她想要什么样的咖啡……
有时候我们怀疑目标是不是太容易,但事实证明我们可能想错了。甚至上周是这个目标,下周是那个目标,客人的情绪不一样给到的信息可能完全不一样,我们需要多次试错,把task细化,把目标小化,为每个微小的进步鼓掌👏🏻👏🏻👏🏻
记录下最近实习感悟,以免忘记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