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友谊 【插个话:我大体是走下坡路了。从我20岁,我就认识到人生如同爬山,上坡时步履维艰,也立足脚下步步为营;下山时行色匆匆乃至连滚带爬。 那时候,爱看书,爱看杂书。有三个印象特别深刻的内容,念念不忘。这个念念不忘大体持续了十年之久。 哪三个内容呢?一是一本“耳针”,至今未找到该书或者类似书名的书。 二是,我把它叫做“交错的友谊”,怎么也检索不到,老有印象和底下一个内容类似的作者“海明威”,那种硬汉形象。尤其怀念那个时候的硬汉形象。是因为我现在老说“不男不女”。 三是“一块牛排”我记得应该是海明威所写,老了,张冠李戴,查了一下,杰克伦敦[捂脸][捂脸][捂脸]尴尬。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今天,我还是如获珍宝,找到了这第二个内容“短暂的友谊”。 我就记得小孩与老狗的故事!输入了几个关键词,检索到了,内容如下。一直想张口来说的,还是不说了吧。 把它题目放到首行,记住是今天就可以了。好了,上菜】 1 威廉是街对面一只脾气很坏的小猎狗,以人类的年龄为比例,应该有八十多岁了。街坊都知道,小孩要是太接近了,它便会龇牙咆哮。威廉像退休的老将,不和别的狗来往,宁可独自散步,它每天一定在早上七时和晚上六时出去,煞有介事地环绕街区一周,从不变更路线。它步伐从容,态度威严。它的短腿,特别是后腿,因为患关节炎而僵硬了,变成两个不对称的人字形骨架,与其说在走,不如说在跳,跑是谈不到了。它对来往的人和狗都保持距离,常咕噜低吠,表示对周围事物不满意。 2 我们的小儿子丹尼碰到威廉时,只有一岁多点。这正是他因为发现自己会单独跑路而感到快乐的时候。他断断续续地说跑就跑,常常跌跤,擦破了膝盖,但从不泄气。 3 威廉初见到丹尼,照例咕噜低吠,但丹尼是天生的乐观者,只当那是一种表示友善的声音。 4 威廉不愿意和一个显然比自己幼小的东西接触,便闪开去。但当丹尼追上去跌个脸扑地时,它却好像觉得很好玩,跳了几步,又回头来看那孩子是不是还在跟着。 5 丹尼冲上去想抓威廉的尾巴,跌倒了。老狗连跳了两步,尾巴没有给抓着。丹尼爬起来再追上去,连跑了几步又跌倒。老狗一面向前跳,一面把头转回九十度来看丹尼跑到哪儿。 6 几米后,双方都停了来,累了。 7 以后几星期内,街上的其他孩子看见威廉和丹尼一起玩,都觉得奇怪。有些一向可靠的人说他们亲眼看见那老狗居然跑起来,丹尼和它追逐竟达30米远,老狗左旋右转地躲开丹尼,并猛吠,不过吠声里并不含恶意。 8 他们玩完后,就坐在威廉屋前坡度很陡的车道下面,丹尼的手搁在威廉颈部的老伤疤上——那是大人和小孩都不敢碰的最敏感的地方。从远处看,好像在谈心:老狗说它年轻的日子和光荣的往事——在篱笆下掘地道,长途跋涉,遭遇比它大得多的狗的袭击时所表现的勇敢和坚忍不屈。丹尼则眉开眼笑,威廉是他自己交的第一个朋友。 9 后来我们离家三个星期。回来时,丹尼已能一直奔跑到街角而不跌跤。他不等威廉,威廉也追不上他,只能跟在后面喘气。也许是威廉生气,也许是丹尼已不需要停下来休息,他们彼此不再谈心了。 10 老狗恢复了独行的习惯,丹尼则参加较大孩子们的追逐奔跑,寻求新的和更刺激的玩意。上升的生命曲线不再和下降的交叉了,莫名其妙的短暂友谊就此结束。 作者:C·弗尼沃斯#可以拒绝痴呆# 【后序,品菜。我解读一下吧,我为啥有此感慨。先说小说,我把它看着微型小说吧。 前五段,短暂接触。 第一段讲威廉,狗。 第二段讲丹尼,娃。 第三段讲狗与娃初次接触。 第四段讲狗的初步变化。 第五段讲娃的初步变化。 第六段开始讲彼此的携行,几米后双方都停了下来,累了。 第六段到第八段讲大体和谐共处。 第九段讲开始错会,娃继续一路狂奔,狗则喘气生气。 第十段很悲怆和欣喜。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律。“上升的生命曲线不再和下降的交叉了。” “莫名其妙的短暂友谊就此结束。” 接下来,我来发感慨。 首先说,为啥我想找这个微型小说呢?是因为看了电视公益广告“别爱得太迟常回家看看”。 这只是其中一个引子原因,再后来,我越来越清晰地推而广之说,我们身边的所有人,所有事儿,都是如此。 交错的友谊!所有亲朋好友不过就是人生一场或长或短的缘分,不论是在时间长轴上,还是在立体空间上。 [捂脸][捂脸][捂脸] 时间长轴就是有单向剪头→,空间更有意思了,是除了左右前后,还有上下。 上下我就不引申了,有点悲观。 所以,前两天我看到别人开悟的说法,就是不喜不悲不咸不淡。 待会我再把杰克伦敦的一块牛排转过来。自己看看,mark一下。 祝各位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