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写了一个“婚恋弯道超车”的事儿。 一位34岁的女性因“不要彩礼”...
前几天写了一个“婚恋弯道超车”的事儿。
一位34岁的女性因“不要彩礼”打动了一位30岁的小帅哥,上嫁成功。
写了之后,反响热烈,一堆人冷笑说:这才哪儿到哪儿呀,再过几年看。
还有人呼吁说:普女千万别信这个,你如果不要彩礼,就被婆家吃死了。
——基本上,所有人都表示:非得要彩礼,不要不行。
好像都忽略了故事的另一种可能性:有时候,是要不到的。
就在那次婚姻后不久,我遇到另一位34岁的女士,当时正与交往了一年的男友商谈结婚的事儿。
她初婚,对方39岁,二婚男,没有孩子。
她大概年入15左右,对方年入30到40吧。
学历,她研究生对方本科。
男方有大房子她也有个小房子。
按女性的算法,怎么看,她这都是下嫁了,她便向对方提出20万彩礼+8万8三金的要求。
以我对婚恋的了解,我知道有过婚姻的男人,普遍不愿意给彩礼。
她又正在一个尴尬的年纪,我便建议她:或许可以放弃彩礼的要求。也许,以后借着什么别的由头要,比如说交MBA的学费等。
她说:如果彩礼都不愿意,学费怎么可能愿意?
谈了,男方满口答应,上下人等一团和气。
……然后这件事就结束了。
男的一直没说过分手,只是不再约她,不再推动结婚事项。
她问他,劝他,想要沟通,发脾气,男的就是态度友好地:好好好,我太忙了。
这么拖了大半年,拖到她不得不接受”已经分手了“的现实。
这也是两年前的事儿了,今年她三十六岁。
人在二线城市,多半没有结婚的机会了。
她与那位当了新母亲的女士同岁。
那位,你们可以冷笑着说:过几年再看。
坚信她到四十岁,还有慷慨多金的高富帅跪地求婚?
她有一段时间相当痛苦,反复问我:他为什么不和我沟通?他是不是逃避性人格?
我心里说:沟通什么?不就是听那些”彩礼是生育保障金“”你嫁给他亏了你得补偿你“的话吗?讲真,这种话在网上喊喊也就罢了,真在现实中作为谈判的一部分,比如说,有人对着你说:你嫁给我,是我亏了,你得给补偿。你是不是也只有”不玩了“一条路可走?
我没有说这个男人的行为是对的。
我本人也很不喜欢这种”假斯文里的刻薄“。
但我喜不喜欢是一回事儿,我不是参与方,我的观点不重要。
总之就是:
你并非永远拥有话语权,你也不是永远拥有议价的权力。
当然你可以说:农村带两个儿子的小寡妇都能要到彩礼,我为什么不能?
电视征婚上五十岁的离异妇女还有老头追求,我有信心。
那你去农村找呗,和小寡妇一决高下,你一定赢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