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关镇的岁月印记 原创 致媛书舍 在太行山的余脉中,娘子关镇静谧地躺在河北与山西的交界处,像一颗镶嵌在历史长卷中的璀璨明珠。这里是山西省的东大门,地势险要,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古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隋朝时娘子关开通商道,此后古镇成为各地商客汇聚的交通要道。历经近千年的时光,如今的娘子关镇由大口村、小口村和娘子关村三部分组成。三座紧密相连的古村从上到下依次分布在绵河的岸边,潺潺不息的绵河水孕育着两岸茂密的树林,杂草芦苇丛生,将古镇点缀的犹如江南水乡一般。 依山而建的古村中保留了大量的石头垒砌的民居建筑,这些建筑有的已经有着百年以上的历史。一条明清时期的老街道穿村而过,两侧伫立的民居建筑保持着古风古韵,青石板上的坑洼似乎在默默诉说着古村久远的历史。因财力不同而形成大小不一的民居建筑,高低错落,村中几个大姓族群原是古时候的商贾、守将的后代。 娘子关镇的水资源非常丰富,流经古村的清澈溪水成为村民生活中重要的部分,妇女们在溪边洗衣洗菜、孩子们在水边嬉戏玩耍,几架古朴的玲珑小桥在溪水上横跨,整个古村形成“人在水上走,水在屋下流”的格局。因为水源充沛,古村中磨盘的使用极为广泛,利用水能各种磨盘日夜不停地转动,这也成为村民生活来源的一部分。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九关”的娘子关。这座关隘原名为“苇泽关”,后来因唐朝的平阳公主曾率兵驻守于此,当时的平阳公主的军队人称“娘子军”,故而得名。如今的娘子关是明朝嘉靖年间修建,有650米长的城墙和南、东关门,其中东关门为外城门,雄伟坚固,门额上有“直隶娘子关”的字样;南城门是内城门,门楼上悬有“天下第九关”匾额。整个关隘雄浑大气,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关隘上景点众多,有天寨、老君洞、妒女祠、烽火台、点将台、洗脸盆、避暑楼等十多处景点。 而在这片充满历史韵味的土地上,还有一处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娘子关瀑布。这座瀑布又称“飞泉”,因位于娘子关而得名,是我国“十大水帘洞”之一。瀑布由山谷中多股的泉水汇聚而成,最后经断崖倾泻而下,几十米的汹涌水流好似一条白练悬空,极为壮观。历代的名人雅士来到娘子关都会来欣赏这条壮美的瀑布,秀美的水色与雄浑的军事关隘是娘子关最优美的景色。 漫步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我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那些曾经在这里英勇抗敌的将士们,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坚定信念,如今已经成为了这片土地上永恒的传说。而那些曾经在这里辛勤劳作的村民们,他们的生活痕迹和智慧结晶,如今已经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独特的风景。 站在娘子关上,俯瞰脚下的大地,我不禁感叹:这片土地承载了多少历史的沧桑,见证了多少英雄的诞生!而今天,我们能够站在这里,感受这份沉静的力量,又是多么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