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从#电影爆款好人# 这部片子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

从#电影爆款好人# 这部片子很明显能看出来,宁浩是研究过网红经济的,他认真分析过一个草根网红如何被打造出来——需要一个有冲突,有噱头,又搞笑又能激发情绪对撞的事件。

需要当事人基于这个事件去营销自己的人设,沿着人设继续做类似的事。

需要mcn公司的辅助操作,控评引流,把一个人浓缩成某几个标签构成的“ip”,再把这个ip贴在有血有肉的活人身上。

网红是网民情绪的放大器,也是网民心底善恶明暗的镜像。

网民看网红,一边仰视一边鄙夷,时而载舟时而覆舟。

只要情绪存在,需求存在,流量就会存在,它不会消失,只会转移。

其实作为商业模式,这没什么错。

大家互相需要,彼此成为对方的某种养分。

只要大家心知肚明地“不当真”。

但偏偏,这个故事的主角,一个没什么本事,心地热忱又爱搞点“幺蛾子”的北京大爷,他做不到不当真。

他也想成为一夜爆红的“爆款”,但他始终觉得,自己的底色就足够让自己“红”。

他的底色,是好人。

但他没有想过的是,这世界上绝大多数都是好人,凭什么爆红的机会一定要落在你身上?

我中途想过,有可能葛优饰演的张北京会在成名之后迷失自我,沉浸于被注目,被优待的幻影中,得意忘形做了什么事翻车了。

但宁浩的想法残酷得多——张北京不需要得意忘形,他只需要一直做自己,一直凭本心做事,在“做网红”这件事情上,就足够他翻车了。

因为大众对网红的追捧,并不包括支持他“做自己”。

他们所谓的“人设崩了”,不外乎是,这个人的人设不再符合他们的期待。

哪怕那压根就是真实的。

所以宁浩没有给张北京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喜剧”结局,而且事实上,张北京也不需要。

也许最后那一幕,张北京不断问路人“你认识我是谁吗”的时候,观众是唏嘘的。

但张北京不觉得,他也不再想要符合任何“其他人”——包括第四面墙对面的人的期待了。

是的,他觉得这样自由。#造浪吧国庆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