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一孕妇将临产,不料却被日军抓住,没人性的日军,剥光她的衣服,将她押到山顶上,做出人神共愤的举动。 1942年,日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正在密谋一场针对胶东抗日根据地的大规模"扫荡"行动。 11月21日,日军的围剿正式开始。日军动员海军、空军、步兵、炮兵和骑兵齐齐出动,声势浩大。冈村宁次这次是下了血本,誓要将这片抗日的热土彻底"肃清"。 他们采取"梳篦"战术,对牙山、马石山一带的抗日根据地进行地毯式搜索。很快,日军就推进到了招虎山以南,完成了对马石山周围20平方公里地区的拉网合围。 在马石山的一个山洞里,陈京普和他的家人以及一个邻居躲藏着。洞外传来了日军搜索的脚步声和喊叫声。 "大家不要出声,"陈京普低声说道,"只要我们保持安静,他们就发现不了我们。" 然而,命运并没有眷顾这个不幸的家庭。一个日本兵发现了山洞的入口,他兴奋地大喊起来,"这里有人!" 紧接着,几枚燃烧弹被投入了山洞。刹那间,整个洞穴被火光吞没。陈京普拼命地想要救出他的家人,但是火势太大了。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人被烈火吞噬,心如刀绞。 在烟雾中,陈京普摸索着找到了一条狭窄的缝隙,勉强逃了出来。当他回头看时,只见山洞已经成了一片火海。他的8名家人和1个邻居全部葬身火海。 陈京普跌跌撞撞地逃向山下,泪水模糊了他的视线。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能够幸存,但他知道,自己必须活下去,为死去的亲人讨回公道。 就在陈京普逃生的同时,崖后村也陷入了一片混乱。18岁的姚瑞俭看到日军正在屠杀村民,他拼命地往山上跑。身后传来了枪声,两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身体,但是求生的本能让他忍着剧痛,一个翻身滚下了悬崖。 姚瑞俭摔在崖底的灌木丛中,失去了知觉。当他再次醒来时,天已经黑了。他忍着伤痛,艰难地爬到一个隐蔽的山洞里。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靠着吃野果和喝露水维持生命,直到被游击队员发现救助。 11月23日,日军开始了他们所谓的"收网"行动。对被围在圈内的几千名军民展开了大规模屠杀。每一个村庄都成为了血腥屠杀的现场。 在沟刘家村,民兵郑崇太被日军砍伤了脖子。他机智地装死,等日军离开后才勉强爬起来逃生。 而另一名不幸的孕妇则没有那么幸运,她被日军剥光衣服,推下悬崖。日军还给这种残忍的行为起了个恶毒的绰号——"摔西瓜"。 招民庄村70多岁的许德义老人遭遇了更加残酷的命运。日军将他用草苫卷起,从下往上点火,活活将他烧死。老人的惨叫声回荡在村庄上空,令人心碎。 在下石硼村,王维先怀孕8个月的妻子被迫骑上毛驴。她多次摔倒,但日军仍然强迫她继续骑行。 王元祥则被日军用来"试刀",他的头上被砍了两刀,鲜血直流。、 上石硼村19岁的王秀卿遭遇了最为悲惨的命运。她先是被日军轮番糟蹋,然后又被刺刀无情地刺死。她年轻的生命就这样凄惨地结束了。 西诸往村的王振桂被割掉耳朵后砍死,而王振贤则被打昏后用绳子勒颈拖行。这些残忍的场景让幸存者们终生难忘。 在石硼村,王绍良的妻子刚刚生产3天,却被日军轮番糟蹋致死。这种毫无人性的行为,让人不寒而栗。 除了马石山地区,日军还在周边的海阳市槐山村、宫家苇夼村、松树夼村、晶泉村等地制造了一系列惨案。短短几天内,日军在马石山地区杀害了1000多名中国军民,其中平民伤亡至少826人。马石山周围村村遭劫,户户蒙难。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当这个消息传到马石山地区时,幸存者们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但代价是如此惨重。 战后,幸存者们开始收集证据,记录日军的暴行。他们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将这些罪行公之于众,让世界知道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1942年11月发生在马石山地区的这场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众多暴行中的一个缩影。它不仅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也彰显了中国人民在苦难中的坚韧和不屈。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必须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同时也要时刻警惕,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只有铭记历史,吸取教训,我们才能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源:光明网——胶东乳娘(报告文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