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财政现状与未来政策展望:挑战、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原工行现券商 资本市场资深人士,致力于城投公司发行产业债及民营企业上市融资。供应链金融经销商,中铁某局F+EPC投资专家,拥有100%股权公司,佛道基督持戒者,佛门禅宗修行者 李振海】 一、土地财政现状 1. 土地出让金大幅下降 近年来,受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土地市场成交规模持续缩量,土地出让金大幅下降。据克而瑞地产研究数据显示,2024年前8月,300城土地成交金额仅1.2万亿元,同比2023年同期降幅接近四成。重点城市中,土地出让金超过千亿元的城市数量显著减少,部分城市降幅甚至高达77%。 2. 土地财政依赖度下降 随着土地出让金的大幅下滑,地方财政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也在逐步降低。预计2024年大部分城市全年土地财政依赖度均在30%以下,同比2023年多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一线四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土地财政依赖度普遍较低,均在25%以下。福州作为特例,其土地财政依赖度可能超过50%。 3.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 土地财政收入的减少迫使地方政府寻求其他财政收入来源。非税收入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城市非税收入显著增长,以弥补土地财政收入的不足。然而,这也给地方财政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政策展望 1.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面对土地财政的下行压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成为必然选择。需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收征管制度,提高地方财政收入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同时,探索建立更加合理的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 2. 推动土地财政转型 土地财政转型是地方政府应对当前挑战的重要途径。要减少对土地出让金的过度依赖,优化土地供应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积极拓展新的财政收入来源。 3. 强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房地产市场是土地财政的重要支撑。未来,政府需继续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保持其平稳健康发展。通过优化房地产政策、加强市场监管等措施,提高市场透明度和规范性。 4.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是地方政府实现财政收入多元化的重要途径。应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税源增长点。同时,加强区域合作和协同发展。 结语 面对土地财政的下行压力和挑战,地方政府需采取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动土地财政转型、强化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措施,以实现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