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一位曾参加三峡大坝修建的工程师说道,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曾在大坝修建之前,我国清华

一位曾参加三峡大坝修建的工程师说道,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曾在大坝修建之前,我国清华大学教授黄万里,曾多次表示不能修建大坝,但却遭到了拒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中国水利工程史上,有一个名字常常与"非议"和"争议"联系在一起,他就是黄万里,一位才华横溢却又备受质疑的水利专家。 他的一生,似乎注定要与那些巍峨壮阔的大坝纠缠不休,其中,最让他焦虑和不安的,莫过于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 黄万里的人生轨迹,堪称传奇,1934年,他怀揣梦想远赴美国,在康奈尔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习得水利工程的真谛,学成归国后,他投身祖国的水利建设事业,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逐渐在学界崭露头角。 可功成名就的背后,他那颗浮躁而敏感的心灵,却常常被巨大工程所引发的忧虑所困扰。 在三峡工程的酝酿阶段,当主流舆论一片赞同之声时,黄万里却逆流而上,他极力反对修建三峡大坝,从地质、泥沙、生态等角度列举了种种潜在的风险。 在他眼中,三峡大坝如同一个巨大的"魔盒",一旦启封,就将给长江流域带来难以预料的灾难。 让他最为担心的是,坝区泥沙淤积可能堵塞库区,导致库容丧失,水患从下游转移到上游,反而加剧水旱灾害,更有甚者,他断言,一旦发生战争,这个"人造瀑布"很可能成为敌人首要攻击的目标,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黄万里并非完全是杞人忧天,早在三门峡工程中,他就曾准确预言泥沙淤积将严重威胁关中平原,这个惊人的预言,让他对三峡工程更加忧心忡忡。 但他的反复上书和苦口婆心,却未能撼动决策者的意志,随着那份意见书的通过,三峡工程的命运最终尘埃落定,而黄万里也黯然退出了人们的视野。 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全线建成,宣告了这项世纪工程的完工,巍峨屹立的身姿,似乎在戏谑般地否定着当年那个固执老人的忧虑。 十几年过去了,大坝安然无恙,反而在防洪,发电,航运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效益,彰显着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力,可历史从来都是曲折前进的。 黄万里虽然最终未能阻止三峡工程的上马,但他执著探索的精神和敢于质疑的勇气,却永远值得后人敬佩,他的许多担忧,如水库淤积,水质恶化,地质灾害等,在今天看来,仍然值得警惕和重视。 他以一己之力对抗主流,虽败犹荣,这种孤独而执著的精神,不正是科学进步的源泉吗? 三峡工程的成功,离不开工程师们在设计中所做的种种努力,面对黄万里等人提出的质疑,修建者未选择回避,而是在方案优化中予以充分吸收。 为应对淤积,大坝设计了独特的"多级开孔"泄洪系统,为保证汛期防洪,又预留了超大规模的防洪库容,种种"未雨绸缪",既是对反对意见的回应,更是对工程使命的负责。 回望历史,黄万里与三峡工程,是一对跨越时空的"冤家",他们互为对手,却又彼此成就,没有黄万里的质疑,三峡或许不会如此坚固,而没有三峡的成功,黄万里的预言也不会如此耐人寻味。 这段经历,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启示,工程建设要兼听则明,科学创新要百家争鸣,只有在争议和反思中,人类改造自然的事业,才能更加行稳致远。 黄万里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执著探索的身影,仍然矗立在三峡大坝旁,那里,见证了一个预言家的孤独,也铭刻着一个民族的奋进。 这个名字,注定要和三峡工程永远地纠缠在一起,成为中国水利史上不可抹去的一笔。 信息来源:经济网 2020-07-22 《张博庭:黄万里对三峡的预言,被事实证明都错了》 #人物#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80
用户10xxx80 32
2024-10-04 08:52
重大决策/就应该有大量不同的声音/越多越好/这样才有助于考虑到方方面面/才会小心翼翼/才会达到最优,,,
叶落深秋
叶落深秋 28
2024-10-03 20:51
把时间线放长一点,50年,100年再看看是对还是错
哄哄
哄哄 21
2024-10-04 19:28
黄的成就是提出了可能面临的问题,让大家可以更加慎重的优化设计方案,最终成就了这举世曙目的工程。
用户10xxx61
用户10xxx61 15
2024-10-04 11:02
再放100年黄这也是错了,

流浪在外 回复 10-05 21:34
他错了?你不知道他在反对三峡建大坝的同时还提议在雅鲁藏布江修大坝吧?能确保国家不会受到伤害的同时还能制约他国。。。这叫错?什么叫有伤人和不伤共和。

流浪在外
流浪在外 14
2024-10-05 21:32
小编简直是在毁老爷子。黄老爷子虽然反对三峡大坝。但是同时也提出一个在雅鲁藏布江修大坝的提议。就是所谓:有伤人和。不伤共和。。没有潜在的危险还能限制他国。。。结果所有的宣传只说老爷子反对三峡大坝的建筑。。。从来没有人说过他的那个建议。。。背付骂名几十年
老鹰抓小鸡
老鹰抓小鸡 6
2024-10-05 11:06
不去做就永远不会有问题。
Wood
Wood 3
2024-10-06 11:38
生态平衡
水元
水元 1
2024-10-04 19:21
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