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5月15日起,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自律上限下调30BP,其他金融机构降幅为50BP。2023年6月8日,包括工商银行等多家国有银行再度下调存款挂牌利率。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分别对标国有大行在6月12日调降存款利率。当前银行净息差降至历史低位,银行经营压力加大,在金融让利实体、银行净息差承压的背景下,为了稳住银行负债端压力,进而更好支持实体融资成本下行存款利率下行是大势所趋。

一边是利率下行,一边是股市震荡。低风险偏好投资者感到迷茫无措,有些做起了存款“特种兵”,产生了挪储倾向。针对这一变化,理财师可以通过现金管理类产品营销留住客户。
现金管理类产品就如其名称一样,是可以帮助客户管理现金的理财产品,一般具有高度流动性,可以随时将资金转入或转出。这使得投资者能够快速获取资金,以满足紧急资金需求或投资机会。常见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包括货币基金、开放式无固定期限存款、超短期理财产品等。
现金管理类产品通常注重资金的安全性,采用较低风险的投资策略。2021年6月监管部门印发了《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直至2022年末,《新规》过渡期正式结束。《新规》限制了现金管理类产品可投产品范围,不允许产品投资股票、可转债等,降低了产品风险。目前,现金管理类产品最常持有的就是大额存单、定期或活期存款等,同时也有国开债等信用风险低的债券。都是低风险的债券、货币市场工具或其他短期金融资产来保护本金安全。
尽管现金管理类产品注重安全性,但其收益性通常较低。这是因为这些产品主要关注的是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而非追求高回报。因此,相对于其他更高风险或期限较长的投资产品,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收益通常较低。但随着存款利率的下调,定期存款与现金管理类产品的利差缩小甚至出现了倒挂。

根据以上总结的现金管理类产品特点,理财师可以这样与客户沟通:
“利率下行是一种趋势,所有银行都波及其中,即便别的银行能给您一个比我们稍高的利率,但收益也高不到哪去,且金融投资里有“不可能三角”,也就是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不可能同时兼顾。虽然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性较低,但是通常风险低,尽管利率下调会影响您的收益,但这类产品仍然是一个保值增值的选择。并且,现金管理类产品通常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可以在需要时随时取出资金。能根据需要管理资金,而不必过于担心利率的波动”。
通过这样的沟通,可以在存款利率下调的环境中对储户进行现金管理类产品营销,并帮助他们在这种趋势下最大限度地管理他们的现金。

想了解更多现金管理类产品营销方式,学会根据不同客户需求为其提供不同现金管理类产品配置策略,请观看周晓飞老师6月29日《利率下行趋势下的现金管理类产品配置策略》的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