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北京某辆公交车上,上演着骇人的一幕,售票员死死掐住一个十几岁的女孩,任由女孩如何求饶也无动于衷,并恶狠狠的说:“你不是很狂吗?”女孩年迈的父母捶打着售货员,周围的乘客却冷漠的看着这一幕。等售货员松开手,女孩的脖颈已经软了下去。 北京一辆平凡无奇的726路公交车,在2005年10月的一个午后,上演了一出令人心碎的悲剧。 清华大学物理系的晏思贤教授,带着74岁高龄的妻子和14岁的独生女晏继勤,乘上了这辆开往天堂的列车,谁也没有想到,区区一元钱的车费之争,竟会让他们阴阳两隔。 国庆假期,晏教授一家决定趁着假期的最后一天,进城买些书籍文具,回家的路上,他们像往常一样,在豁口站登上726路公交车。 拥挤的车厢里,晏教授的妻子孙女士一手挽着丈夫,一手将车费递给正在收票的女售票员,这个名叫朱玉琴的中年女人,目光扫过这对相依为命的老夫妻,不耐烦地撕下两张1元的车票。 可就在晏继勤刚坐稳时,朱玉琴却突然改口,坚称他们应该从前一站新街口起付两元车费,这位14岁的女孩,性格和她的父母一样耿直,她据理力争,为何要为没坐过的路程买单。 朱玉琴被这位不谙世事的小姑娘顶撞,一股怒火直冲头顶,她原本就对这些"衣着不凡"的乘客心存芥蒂,如今更是架子十足,非要讨回面子不可。 车厢就这样变成了一个随时会引爆的火药桶,一切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55岁的朱玉琴突然暴起,扑向晏继勤,死死卡住她细嫩的脖颈。 老迈的孙女士和晏教授根本无力回天,只能眼睁睁看着心爱的女儿,在自己面前遭受毒手,晏继勤苍白的小脸渐渐变得青紫,双眼无神地望向父母,像是在无声地告别。 混乱中,晏教授请求司机开往医院,但这个冷血的男人却充耳不闻,有乘客提议报警,却被他呵斥闭嘴。 直到几分钟后,在某个站点,他才不情愿地打开车门,任凭晏教授抱着奄奄一息的女儿下车。 医院里,晏继勤经历了长达16个小时的抢救,可是,一切都太晚了,年仅14岁的她,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只给父母留下了无尽的悲恸和思念。 事后,公交车队百般推脱,声称凶手朱玉琴只是个寻常乘客,晏教授不得不忍痛让女儿接受尸检,结果证实,晏继勤的死因是窒息,左颞部还留有被重击的淤青。 这也意味着,朱玉琴必须为自己的残暴行径付出代价,法院经过一番调查,最终在2006年判处朱玉琴死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与此同时,公交车队和朱玉琴还需赔偿晏教授夫妇共计55万元,其中包括10万元的精神抚慰金。 可是,再多的金钱也弥补不了失去女儿的创痛,晏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哽咽道:"我们本可以含饴弄孙,安度晚年,但上天却开了这样一个天大的玩笑。每次乘车,那段噩梦就会在脑海重现。为什么偏偏是我的女儿?为了两块钱,值得吗?" 晏继勤的死,在舆论中激起千层浪,人们纷纷感慨,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人性的善恶界限竟然如此模糊。 一个手无寸铁的花季少女,在众目睽睽下被残忍杀害,周围的人却像看客一般无动于衷,司机的漠视,乘客的冷漠,无疑是最大的帮凶。 这起触目惊心的悲剧,或许永远无法被原谅,但我们更应该反思,在速食时代,我们是否正在丢失人之初的那份善意,对他人的苦难,能否给予更多关注和帮助? 公交车也好,大街小巷也罢,但愿"晏继勤事件"能成为一记警钟,唤醒每个人心中沉睡的正义,让这个城市不再有无辜的生命,倒在冷血和麻木之下。 信息来源:新浪网 2007-12-29 《清华教授女儿被售票员掐死 家属获赔75万》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