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四川叙永,一对夫妻收养了一个弃婴。12年后,女孩发生车祸意外身亡,家属可获赔84万抚恤金。却不料亲生父母捷足先登,扬言这钱应该归他们所有,法院这样判了! "又是个赔钱货,"张明低声抱怨着,转身离开了病房。护士将婴儿抱到李芳身边,但她别过脸去,拒绝看那个她曾期待九个月的生命。 出院那天,张明来接她们。他瞥了一眼襁褓中的婴儿,冷冷地说:"还是把她送人吧,我们养不起这么多孩子。"李芳没有反对,只是沉默地点了点头。 就这样,在一个阴冷的傍晚,李芳抱着襁褓中的婴儿,来到了小镇郊外的一个偏僻角落。她环顾四周,确定没人注意到自己,然后迅速地将婴儿放在一棵大树下。 就在这时,命运之神眷顾了这个脆弱的小生命。张大叔骑着他那辆吱呀作响的旧自行车经过此地,听到了微弱的啼哭声。他停下车,循声找去,发现了被遗弃的婴儿。 张大叔的心被这个小生命触动,他毫不犹豫地将婴儿裹在自己的外套里。婴儿似乎感受到了温暖,哭声渐渐平息。张大叔小心翼翼地抱着孩子,骑车返回家中。 张大叔的妻子陈阿姨正在院子里晾衣服,看到丈夫怀里抱着个婴儿,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张大叔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妻子,两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我们养她吧,"陈阿姨说,眼中闪烁着慈爱的光芒,"就叫她小樱。"从此,张家的小屋里多了一个欢快的笑声。 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张大叔和陈阿姨倾尽所能地照顾小樱。他们省吃俭用,为小樱买奶粉、尿布和衣服。夜里小樱哭闹时,陈阿姨总是第一时间起床,轻声哄着她入睡。 然而,收养小樱并非一帆风顺。张家已经有三个孩子,无法再为小樱上户口。经过一番商议,他们决定将小樱的户口上在张大叔的舅舅家。尽管如此,张大叔夫妇对小樱的爱却丝毫不减,他们一视同仁地对待家里的所有孩子。 小樱6岁上学时,一次偶然的对话让她得知了自己的身世。这个打击对年幼的小樱来说太过沉重,她一度变得沉默寡言,甚至拒绝上学。张大叔和陈阿姨心疼不已,他们耐心地开导小樱。 "小樱,"张大叔温柔地说,"你的亲生父母可能有他们的难处。我们不应该记恨他们,而应该感恩生命给了我们相遇的机会。"陈阿姨也抱着小樱,轻声说:"在我们心里,你就是我们的亲生女儿。" 在养父母的鼓励下,小樱渐渐走出了阴霾,然而,命运再次对小樱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在她12岁那年,李芳夫妇找到了她,要求将她带回家中生活。尽管张大叔夫妇万般不舍,但为了小樱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和生活条件,他们忍痛同意了。 搬回亲生父母家后的小樱,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李芳夫妇虽然提供了较好的物质条件,但却缺乏关心。 这天,小樱跟着亲戚坐三轮车出去玩。突然,一辆超速行驶的重型卡车从拐角处冲出,将三轮车撞得粉碎。小樱当场身亡,年仅12岁的生命就此戛然而止。 噩耗传来,李芳夫妇第一时间赶到交警队,开始与肇事司机谈判赔偿事宜。他们的眼中没有泪水,只有冰冷的算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闻讯赶来的张大叔夫妇,他们悲痛欲绝。 葬礼前夕,张大叔多次联系李芳夫妇,希望他们能来为小樱送别。然而,每次电话都被冷漠地挂断,或者得到敷衍的回应。李芳甚至说:"我们忙着处理赔偿事宜,没时间参加什么葬礼。"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张大叔的心。 在小樱的遗体前,只有张大叔夫妇在默默哭泣,回忆着与小樱相处的点点滴滴。陈阿姨轻抚小樱冰冷的脸庞,喃喃地说:"孩子,对不起,我们没能保护好你。" 就在这时,李芳夫妇突然出现在殡仪馆,但他们的目的并非送别小樱,而是来讨论赔偿金的分配问题。这个举动彻底激怒了张大叔夫妇。 "你们怎么能这样?"张大叔悲痛地质问,"小樱还没入土为安,你们就只关心钱?" 李芳冷冷地回应:"我们是她的亲生父母,理应得到全部赔偿。你们不过是收养了她几年而已。" 这句话彻底点燃了陈阿姨的怒火:"收养?我们把她当亲生女儿一样疼爱!你们呢?抛弃她12年,现在只想从她身上吸血?" 张大叔握住妻子的手,平静地说:"如果能换小樱回来,这些钱我们一分都不要。可是小樱已经不在了,你们还想从她身上得到什么?" 李芳夫妇面对这番质问,显得有些尴尬,但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最终,双方不欢而散,赔偿金的争议不得不诉诸法律。 经过深思熟虑,法官最终认定张大叔夫妇为适格权利主体,享有索赔资格。判决结果出炉:养父母获得全部赔偿。 这个结果不仅是对张大叔夫妇多年付出的肯定,也是对"亲情"内涵的重新诠释。 (来源 光明网 12岁女孩遭车祸不幸离世,亲生父母和养父母同时起诉索要赔偿……) 文中皆化名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