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长期在追踪长新冠的危害和影响,包括我每周末例行发起的“新冠感染投票”,也是一直坚持加入调查长新冠的选项。
关于长新冠的研究,我能看到的基本都是国外的研究,国内对于长新冠的研究,不能说完全空白,但确实很少。
最近,我是总算看到一篇我们自己的长新冠研究调查。
这项研究已经发表在柳叶刀的子刊上,这是一项针对7.4万余名中国居民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新冠病毒感染后10%~30%报告有“长新冠”症状。
这项研究采用在线问卷调查的形式,于2023年11月22日至2024年1月24日对7.4万名中国居民一年以上的新冠病毒感染状况和“长新冠”症状进行了调查,最终获得了6.8万份有效问卷。
这个调查样本量还是比较大的,而且该研究的结论,也跟我过去这两年观察一些国外的研究,以及读者投票数据的结果,是相符的。
该研究就分析结果显示,最常见的“长新冠”症状包括疲劳、记忆力下降、运动能力下降、咳嗽/咳痰、口渴/口干、睡眠障碍和脑雾。
这里需要注意,长新冠症状五花八门,远不止上面这些,比方说荨麻疹、过敏紊乱、心率异常、肠胃紊乱也都是很常见的长新冠。
这项研究也只是调查了其中一部分长新冠。
该研究提到,随着感染后时间的延长,上述症状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逐渐下降,感染3个月后开始明显减少。
这个跟我之前跟大家一直说的数据也是相符的,也跟国外一些研究相符。
我经常看到一些言论认为,我们放开时间比较晚,并且我们放开时奥密克戎毒株已经“弱化了”,所以认为我们没有那么多长新冠人群。
甚至我还看到一些离谱言论,比如有人说,奥密克戎毒株不会引发长新冠,认为原始毒株才会引发长新冠,诸如这类已经早就被证伪的观点,是长期在我们舆论流行。
但事实上,奥密克戎毒株并没有弱化,至少在引发长新冠这件事情上,奥密克戎的危害是一直长期持续的。
这个研究数据,就是充分证明这一点。
国外,包括美国一些研究,对于长新冠比例的研究结论范围,也基本是在10%-30%,之所以这个浮动范围比较大,主要取决于取样的样本类型,还有对长新冠的定义。
比方说,有的国家是把感染新冠后,症状持续超过一个月就定义为长新冠,有的是把症状超过三个月才定义为长新冠。
不同定义方法,长新冠的比例差异会很大。
我每周的读者投票数据,之所以坚持加入长新冠的选项,主要也是为了长期追踪长新冠的比例变化。
其实选项越多,大家投票积极性就越差,如果不加长新冠选项,我可以把投票选项缩减到5个左右,现在的投票选项有9个,还是有点多。
但为了追踪长新冠变化比例,我认为这样的复杂程度是必要的。
过去一年多,我读者的长新冠比例变化趋势如下图。
过去一年,我的投票样本人数,平均是8000人左右,这个样本数量其实并不少了。
美国总统大选,很多所谓“权威民调”的样本统计人数才2000人,还没有我投票人数多。
一般只要人数超过1000人,就能达到统计的抽样规律,可以用来映射整体数据。
从我投票数据看,去年4月长新冠比例持续下降。
这也符合这个研究里,长新冠症状在感染3个月后开始明显减少的结论。
但从去年5月开始,我读者投票里,长新冠比例一直在持续上升。
这是因为,去年5月,第二波新冠疫情的爆发。
然后在过去这一年多里,有去年8月的小高峰疫情,有今年3月的第三波疫情,也有今年8月的第四波疫情。
这一波又一波的疫情,虽然每一波的疫情强度,都远低于2022年12月的第一波疫情,但每一波疫情也会让一部分人群重复感染新冠病毒,从而增加了长新冠比例。
这就是一个水池效应。
旧有的长新冠人群里,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有人从长新冠中解脱,得到了恢复。
但随着时间推移,又有一部分新的人群感染了新冠,出现长新冠症状,又让长新冠人群补充。
而从读者投票数据看,长新冠的恢复人群数量,是低于重复感染出现长新冠的人数。
所以,从去年5月至今,读者投票的长新冠比例,在持续上升,从最低的4%左右,上升到目前最高14%左右。
目前读者投票的长新冠比例,也符合国内外研究的,认为长新冠比例在10%左右这个范围。
另外,该研究认为,重复感染可能增加长新冠概率。
该研究提到,长新冠症状在仅感染一次的人中较少见,疲劳、记忆力下降、运动能力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24.85%、18.11%、12.52%,其他症状的发生率不足10%。
其中,“女性更有可能经历“长新冠”。不同年龄组的症状有明显差异,疲劳、运动能力下降、睡眠障碍、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在70岁以上老年人中更常见。”
另外,该研究认为,“长新冠”症状呈区域温度相关的分布模式。
在中国东北、西北和北方,多种“长新冠”症状更常见,而在中国中部和东部较不常见。
这个也符合2022年12月第一波疫情里,人们普遍认为,北方新冠感染者的症状要明显重于南方。
这可能会跟气候温度有关。
研究者发现,“长新冠”症状的危险因素包括:基础疾病、饮酒、吸烟和急性感染的严重程度。
也就是说,出现这些危险因素,会增加长新冠概率。其中吸烟与“长新冠”症状的关联更强、更显著。
其中还提到“急性感染的持续时间越长,出现“长新冠”症状的风险就越高。与症状在3天内显著改善的人相比,3~7天才恢复的人出现疲劳、头痛和头晕、记忆力下降、脑雾、味觉改变、肌肉或关节疼痛、口渴或口干、咳嗽或咳痰等“长新冠”症状的风险更高。”
这个也符合我们之前的一般性直觉,就是症状越重,持续时间越长,长新冠概率越高。
但也并不是说轻症患者,就完全不会出现长新冠,只是说这个概率会降低。
有其他一些长新冠研究也认为,轻症患者也有概率出现长新冠,只不过症状越重,持续时间越长,出现长新冠概率越大。
该研究最重要一个研究结论就是,“再感染者症状往往较轻,但“长新冠”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更高。这说明,尽量减少再感染仍然是减少“长新冠”累积影响的一项重要预防措施。”
我一直提醒大家,如果完全不做防护,长期不断的重复感染,是会增加长新冠的概率,并且可能加重长新冠的症状。
而且更关键问题在于,重复感染时候,虽然急性症状较低,但长新冠概率和严重程度反而变高了。
该研究还提到,“接种疫苗,特别是多剂增强针,可将长期症状显著减少30%~70%。仅接受1剂或2剂新冠疫苗的保护作用有限,可能是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护作用有所减弱。”
可惜,在当前国内舆论这种妖魔化疫苗的氛围里,现在人们想要找地方打新冠疫苗都成了一个难题,企业也已经缺乏继续研发和更新疫苗的动力。
本来新冠病毒的变异速度就快,更需要企业有动力去更新研发疫苗,但以当前这种妖魔化疫苗的舆论氛围里,想继续指望疫苗已经很难了。
该研究还有一个重要结论,“在新冠病毒感染者中,细菌、流感和支原体感染也更多见,8%~10%的患者认为新冠病毒加重了之前的慢性疾病或引发了新的并发症。”
这个符合我们之前一个观点,就是感染新冠后,会让其他各类呼吸道传染病更容易爆发。
过去这两年,频繁出现的呼吸道传染病,比如支原体肺炎,并不是那种甩锅给口罩的免疫债邪说,就是因为感染新冠所导致的。
该研究作者认为,这项研究是目前中国最大规模的、公开可获取的“长新冠”流行调查研究。
还是比较宝贵的。
最关键的是,我们需要国内出现更多这样的研究。
不要让这类对于新冠病毒的研究,成为绝唱。
毕竟新冠病毒还在长期持续的危害我们人民的健康。
我们需要保护人民健康,并且把这句话落到实处。
最后,再更新一下上周末的新冠感染情况投票结果。
目前读者数据如下图。
本周,截止10月20日,7天新增感染比例,终值为1.54%,这是去年5月以来,7天新增感染比例的最低值,低于去年11月最低的1.96%;
这说明当前仍然是新冠疫情的低谷期,而且也比较接近历史投票数据,前几次低谷期的最低值。
当然,距离去年3月的真正低谷期极值还是比较远。去年3月,7天新增感染比例只有0.3%;那才是一个真正不用担心感染的真正低谷期。
现在的低谷期,都只是相对低谷期,在人流量较少的三四线城市和县城乡镇可能还好一些,但在一线城市里,如果完全不做防护,运气差一些,还是有可能感染。
但总体来说,在当前这个相对低谷期,感染新冠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
至于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开始爆发,这个我个人是相对来说不太担心。我觉得只要防住了新冠,不要让新冠去损害我们的免疫力,那么我们人体免疫力自然是有能力抵御其他呼吸道传染病。
除非说被新冠破防了,自身免疫力降低了,那么最好还是做好一些基本个人防护,避免其他呼吸道传染病趁虚而入。
再看其他地区的数据。
澳门截止10月17日的过去一周新增感染病例数是继续降至48例。
去年11月的新冠低谷期,澳门一周新增感染病例数最低值是47例。
这说明,澳门当前已经处于过去一年的新冠低谷期极低值附近了。
香港的新冠疫情数据,跟澳门也一样。
都处于一轮新冠疫情低谷期,并且新增数量也低于去年11月低谷期。
结合港澳数据和读者投票数据,可以比较明确当前仍然处于一波新冠疫情低谷期。
最近因为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开始进入高发态势,在当前大多数人已经分不清新冠感染和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症状区别情况下,人们是比较容易混淆,也比较容易因为不确定当前是不是新冠低谷期,而陷入焦虑。
但这里我是建议大家不用自己吓自己,在数据出现明显大幅反弹之前,整体还是按照新冠疫情低谷期去对待就行。
本文来源“大白话时事”公众号。
作者:星话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