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中国民营航天先锋深蓝航天在内蒙古额济纳旗航天港,勇敢尝试“星云一号”火箭的首次高空垂直回收。尽管前10项任务均圆满达成,但在关键的着陆减速阶段,星云一号遭遇意外,箭体不幸倾倒,一分为二,回收尝试遗憾告终。 但是这次挑战并非全是坏消息。星云一号在首次试飞中便攻克了发动机工况转换的难关,实现了从多机并发到单机供能的平稳过渡,并在减速上升阶段展现出了卓越的稳定性。这一成就,无疑为深蓝航天乃至中国航天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至于回收失败的原因,主要归咎于着陆阶段发动机指令执行的异常,导致火箭未能精准降落在预定高度范围内,最终遭受了部分损坏。但正是这样的挫折,为深蓝航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积累,也为未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望深蓝航天的成长之路,自2016年成立以来,仅用了短短8年时间,便走到了今天的高度。相比之下,美国的SpaceX在回收火箭项目上耗费了13年的光阴,其“猎鹰一号”历经三次失败方获成功,而星舰原型机更是遭遇了多达11次的挫败。 “失败乃成功之母”,深蓝航天同样秉持着这样的信念。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深蓝航天定能凭借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创新,克服一切困难,提前实现其2025年的火箭入轨回收目标,比SpaceX提前四年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