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tebytego绘制的常见数据库分片策略。
1. 分片策略(Partition Strategies)
垂直分片(Vertical Partitioning):根据列对数据库进行分片。例如,可以将数据库拆分为两个部分,一个包含ID和First Name,另一个包含Last Name。这样分片的优点是每个分片只包含部分字段,减少了冗余数据,但每次查询可能需要合并多个分片的数据。
水平分片(Horizontal Partitioning):根据行对数据库进行分片,将数据库按行划分为多个部分。例如,前两行在一个分片中,后两行在另一个分片中。这种分片方式通常适用于大规模数据,因为它将完整的数据按行分布到不同的服务器上。
2. 范围分片(Range Based Sharding)
根据某个字段的范围(例如年龄)进行分片。将记录按范围划分,例如20 ≤ Age ≤ 30、30 < Age ≤ 40、40 < Age ≤ 50等。每个范围的数据存储在不同的分片中。
问题:当某个范围的数据量特别多时,可能导致某些分片过载,而其他分片空闲(不均匀分布)。
3. 目录分片(Directory Based Sharding)
通过一个目录来记录每条数据存储在哪个分片中。目录维护了ID与分片位置的映射关系。例如,ID 1和ID 4存储在Shard 1,ID 2存储在Shard 2。
这种方法更灵活,但需要维护和查询目录。
4. 基于键的分片(Key Based Sharding)
使用哈希函数来决定每条记录放在哪个分片中。哈希函数会根据键值(如ID)计算哈希值,然后将记录分配到不同的分片。例如,ID % 3的结果可以决定ID放在哪个分片中,ID % 3 = 0放在分片1,ID % 3 = 1放在分片2,依此类推。
优点:这种方式可以实现比较均匀的分布,避免单个分片过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