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一女子花120多万买了一辆奔驰车,没曾想新车被送去贴膜时,4S店竟然私自拆下了发动机,直接被女子现场抓包,不料,车店竟称这是正常流程,为了车好。女子向车店寻求赔偿,却协商未果,一气之下将其告上法院,判决大快人心!
(本文主要参考信源:宝鸡政法.“不可思议!”昆明一女子把新买大奔送到车店贴膜,不料对方竟拆下发动机!车店:这是在给你做免费检查.2023.08.10)
“这还是我的车吗?”侯女士(化名)手上拎着包包,一脸惊愕地站在修理厂门口。这个周末,她本想来看看新车贴膜的进度,却意外撞见了一幕令人震惊的场景:修理厂内杂乱不堪,地面上散落着各种各样的工具和零件。
侯女士的新车不仅没有被贴膜,更令人吃惊的是,它的发动机竟然被卸了下来。崭新的奔驰车此刻就像一具空壳,静静地停在那里,而不远处,她那价值不菲的发动机正躺在地上,仿佛是一件无关紧要的物品。
看到这一幕,侯女士怒不可遏。她花费120多万购买的奔驰车,原本只是想给它贴上一层保护膜,没想到却遭遇了这样的对待。侯女士回想起购车时的喜悦心情,与眼前的场景形成了鲜明对比。
就在几周前,侯女士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购买这辆奔驰车。作为一名事业有成的职业女性,她需要这辆豪华轿车。在选择了这款奔驰后,她便开始为爱车的保养做准备。
侯女士认为,给新车贴膜不仅能保护车漆,还能根据个人喜好改变车身颜色。她特别喜欢深蓝色,觉得这种颜色既庄重又不失优雅,非常适合她的气质。
然而,当她满怀期待地来到4S店指定的修理厂时,眼前的一切都颠覆了她的预期。侯女士立即质问现场的工作人员,要求他们解释为什么要拆卸发动机。令人意外的是,工作人员竟然表示这是“正常流程”,声称是为了车辆的长期保养而进行的。
这个解释无法平息侯女士的怒火,她认为,即使这是必要的保养程序,4S店也应该事先告知车主,获得同意后再进行操作。未经允许就擅自拆卸如此重要的部件,这种行为不仅不专业,更是对客户权益的严重侵犯。
侯女士当即要求与4S店负责人沟通,希望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和赔偿。然而,双方的协商并未达成一致。4S店坚持认为他们的做法无可厚非,拒绝承担任何责任。面对这种态度,侯女士感到深深的失望和愤怒。
在多次沟通无果后,侯女士决定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她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4S店为其未经授权拆卸发动机的行为承担责任,并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
在法庭上,双方各执一词。侯女士的律师强调,4S店的行为严重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他们认为,即使拆卸发动机是必要的保养程序,4S店也有义务事先告知车主,并获得明确同意。未经授权就擅自拆卸如此重要的部件,不仅侵犯了车主的知情权,还可能对车辆造成潜在的损害。
而4S店的代表则坚持认为,他们的行为是出于对车辆的负责。他们声称,某些保养程序需要拆卸发动机,这是为了确保车辆的长期性能和安全。他们辩称,作为专业的维修机构,他们有权决定最佳的保养方式。
然而,法官并不认同4S店的观点。在仔细审查了双方提供的证据后,法院做出了有利于侯女士的判决。法院认为,4S店的行为确实构成了侵权。虽然某些保养程序可能需要拆卸重要部件,但这并不能成为未经车主同意就擅自行动的理由。
法院判决4S店不仅要对侯女士的车辆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没有因拆卸而造成任何损害,还需要赔偿侯女士因此事件造成的精神损失和时间损失。此外,法院还要求4S店公开道歉,并承诺改进其服务流程,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这个判决不仅让侯女士感到欣慰,也给整个汽车服务行业敲响了警钟。它强调了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了汽车服务提供商必须尊重客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了解自己的权利,并在必要时勇于维护这些权利。同时,它也提醒企业,诚信经营、尊重消费者不仅是法律要求,更是赢得市场的关键。只有消费者和企业双方都尊重彼此的权利和义务,才能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消费环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