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离谱了!”北京海淀,男子的爱车油箱只有44升,而加油站却加出了56升,直接超了12升,男子勃然大怒,认为加油站对油枪动了手脚,可站长却说,他们的设备没问题,不服可以去告,男子气的报了警,可万万没想到,结果让他彻底懵圈。 (案例来源:帮女郎) 2023年9月的一个周末,卢敢当,一位40岁出头的IT工程师,驾驶着他心爱的2019年产大众朗逸,准备去郊游。出发前,他决定先去加个油。 卢敢当驶入了位于海淀区的一家小型加油站。这家加油站虽然不如中石化、中石油那样的大品牌知名,但价格便宜些,平时他也经常光顾。当天,卢敢当打算把油箱加满。 "师傅,麻烦加满92号汽油。"卢敢当对加油员说道。加油员点点头,开始操作加油枪。 卢敢当站在一旁,百无聊赖地看着加油机上的数字不断跳动。突然,他注意到加油时间似乎比往常长了不少。正当他疑惑之际,加油枪自动跳停,加油结束。 "先生,一共加了56.02升,应付468元。"加油员说道。 卢敢当一听,顿时愣住了。"不可能啊,我的油箱容量只有44升,怎么可能加到56升?" 加油员也感到困惑,但他坚持说:"先生,加油机显示就是这个数,不会有错的。" 卢敢当立刻想起,加油前油表显示还有大约10升油。他快速计算了一下,惊讶地发现,按照加油机显示的数据,他的油箱竟然装下了66升油!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不行,这里面一定有问题!"卢敢当坚持道,"我要见你们站长!" 很快,加油站站长赶到现场。他是个50岁左右的中年人,看起来经验丰富。 站长听完卢敢当的质疑后,面色严肃地说:"先生,我们的加油机每年都要经过国家计量部门的强制检测,误差不会超过0.3%。如果您觉得有问题,可以去投诉,我们会配合调查。" 卢敢当听后更加生气了。他觉得站长这话里有推卸责任的意思,仿佛在暗示他无理取闹。"好,那我现在就报警,让警察来查!"卢敢当掏出手机,拨打了110。 警察很快到达现场。他们仔细检查了加油机的铅封,确认完好无损。同时,他们也核实了加油机的检定结果,一切都符合规定。 然而,这个结果并没有平息卢敢当的怒火。他坚持认为,问题一定出在加油站这边。"我的车从买来就没换过油箱,怎么可能突然多出这么大的容量?" 警察见状,建议双方找专业的计量机构进行测量。卢敢当和加油站站长同意了这个提议。 第二天,他们来到了北京市计量检测中心。工作人员使用专业设备对卢敢当的车进行了详细检测。检测结果出来后,所有人都惊呆了。 "卢先生,您的车油箱实际容量是58升,目前油量为56升,与加油站加油机显示的数据一致。"检测人员说道。 卢敢当难以置信地看着检测报告,喃喃自语道:"怎么可能?这..." 检测人员解释说:"很多车型的实际油箱容量都会比标称容量大一些。这是因为油箱设计时会留有一定的安全空间,以应对油箱膨胀、加油时的晃动等情况。" 听完这个解释,卢敢当如梦初醒。他回想起来,确实有时候加油时会听到"咕咚"一声,油箱就自动停止加油了,而油表却还没有显示满。原来这就是安全空间起的作用。 加油站站长听到这个结果,松了一口气。 他对卢敢当说:"卢先生,现在真相大白了。我们加油站一直严格遵守规定,绝不会做任何违法的事。希望您能理解,也欢迎您以后继续光顾我们加油站。作为补偿,我们愿意为您提供下次加油九折优惠。" 卢敢当感到既尴尬又惭愧。他向站长道歉:"对不起,是我太冲动了。我应该先冷静下来,多了解一些情况再做判断。" 站长笑着摆摆手:"没关系,能把事情弄清楚就好。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以后遇到类似情况,我们会更耐心地向顾客解释。" 这场闹剧虽然告一段落,但卢敢当还是决定进一步调查自己车辆的情况。他打算查询车型的具体参数,验证油表的准确性,了解油箱的设计原理,甚至学习一些基本的计量知识。 回家的路上,卢敢当若有所思。这次经历让他意识到,作为消费者,我们不仅要维护自己的权益,也要学会理性思考,不轻易下定论。同时,他也感慨现代汽车技术的复杂性,以及计量技术的重要性。 这个故事很快在网上传开,引发了广泛讨论。有人分享了类似的经历,有人提出了各种猜测和解释。 一位网友说:"我觉得加油站的处理方式值得肯定。他们没有回避问题,而是积极配合调查,最后还主动提出补偿。这种负责任的态度值得其他商家学习。" 还有人指出:"这个事件也反映出我们国家在计量技术方面的进步。能够精确测量油箱容量,这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很重要。" 还有有汽车工程师解释说:"油箱设计确实会留有一定的安全空间。这不仅是为了应对油箱膨胀和加油时的晃动,还考虑到了不同地区的温度差异、海拔高度等因素。所以,实际容量往往会比标称容量大一些。"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