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穴位疗法,一针解疼痛 手腕疼?试试太溪穴! 手腕不舒服,找内脚踝和跟腱中间的那个小窝窝,就是太溪穴。按照“上面疼治下面”的道理,扎这个穴能缓解手腕痛。 手肘痛?阴陵泉来帮忙! 小腿内侧,骨头后面有个小坑,那就是阴陵泉。手肘疼的时候,扎这个穴,能起到“肘膝相连”的治疗效果。 肩颈僵硬?条口加中渚! 肩膀疼,小腿前外侧有个条口穴,大概在膝盖下八寸的位置。脖子疼,手背第四、五根骨头中间有个中渚穴。两个穴一起用,肩颈就舒服多了。 背痛?内环印上综合考虑! 背痛的话,穴位选择比较复杂,书里也不常提。但记得,治背痛要想着全身的经络平衡。 手麻?后溪透到劳宫去! 手掌小指那边,关节后面有个后溪穴。扎针的时候,往劳宫穴方向透过去,手麻就能缓解。 腮帮子疼?手三里显威力! 前臂背面,阳溪和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两寸,有个手三里穴。腮帮子疼,扎这个穴就对了。 髋部不适?合谷配大陵! 手背第一、二根骨头中间是合谷穴,手腕横纹中间是大陵穴。两个穴一起用,髋部疼痛就减轻了。 其他疼痛也别怕! 前额疼,扎上腹部的中脘穴;后脑勺疼,找脚小趾外侧的至阴穴;偏头痛,扎脚背的太冲穴;胃痛还是中脘穴;胆囊痛,小腿外侧的胆囊穴来帮忙;腹痛,小腿的足三里穴;肾绞痛,试试精灵穴(这个不太常见哦);上牙痛,面部下关穴;下牙痛,还是合谷穴;咽喉痛,颈部廉泉穴;眼睛痛,小腿的光明穴。 记住这些穴位,哪里疼就扎哪里,简单又有效!#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