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规定的? 江苏一男子父亲去世后到医院开死亡证明,谁知医院竟说必须先买墓地才可以开,可没有死亡证明就没办法火化,这样话就只能缴3800元墓穴费购买墓地…… (信息来源:齐鲁热点——谁规定要开死亡证明先要买墓地) 2023年3月5日。举报人王重厚的父亲,一位勤劳朴实的农民,在经历了漫长的病痛折磨后,最终还是没能逃过死神的魔爪。 悲伤中的王重厚强忍泪水,开始着手处理父亲的后事。 第二天一大早,王重厚来到当地的白蚬医院,准备为父亲开具死亡证明。 然而,医院工作人员的一句话,让王重厚如坠冰窟:"对不起,必须先买墓地才能开具死亡证明。" 王重厚一时间难以理解这种荒谬的要求。 "没有死亡证明,怎么火化?不火化,又怎么安葬?" 他焦急地询问。然而,得到的回答却是一个更加令人费解的解释:这是为了防止有人将逝者遗体火化后乱埋乱葬。 就在王重厚陷入两难境地时,一个自称是墓地管理人员的高某某出现了。 他告诉王重厚,只要支付3800元的墓穴费,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在巨大的压力和时间紧迫的情况下,王重厚不得不屈从。 然而,当他付完钱后,收到的却只是一张手写的收据,而非正规的发票。 这个细节,在当时的王重厚看来并不起眼,但却成为了日后揭露整个事件的关键证据。 这一切发生的太快,以至于王重厚都来不及细想。他只知道,父亲的遗体还在等待最后的安息,而他必须尽快完成这些程序。 然而,当尘埃落定,悲伤稍稍平复之后,王重厚开始回想整个过程,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为什么医院会拒绝开具死亡证明?为什么必须先买墓地? 那个自称墓地管理人员的高某某,到底是什么身份? 3800元的墓穴费又是谁规定的? 这一连串的疑问在王重厚心中萦绕不去。 带着这些疑问,王重厚开始了自己的调查。 他首先查阅了相关法规,发现死亡证明只能由医院或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开具,而且对于在医疗机构治疗期间死亡的,更是只能由医院开具。 这让他更加确信,医院的做法存在问题。 王重厚并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但是这次,他决定要为自己,为父亲,也为可能遭遇同样情况的其他人发声。 他开始在网上搜索类似的经历,惊讶地发现,原来不只是他一个人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在网上,他看到了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遭遇。 有的地方甚至要求必须购买当地的骨灰盒,否则就不给开具火化证明。 这些信息让王重厚意识到,这可能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2024年,9月2日,王重厚带着这些发现,决定实名举报。 他将自己的经历详细地写了下来,包括时间、地点、涉及的人员,以及整个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杜绝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 然而,事情并没有像王重厚预想的那样简单。 当媒体开始关注这个事件时,各方的回应却显得含糊其辞。 医院方面表示需要进一步调查,而当地政府则说正在了解情况。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让王重厚感到失望和愤怒。 就在王重厚几乎要放弃希望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当地镇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员在一次非正式的交谈中透露,当地其实建有多处公墓。这个信息让整个事件有了新的转折。 网友们开始猜测,是不是因为公墓销售不理想,当地才采取这种强制购买的方式? 这个猜测虽然没有得到官方的证实,但却在网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人们开始关注更多的问题:农村的殡葬改革是否真的惠及百姓?墓地的定价是否合理?相关部门的监管是否到位? 随着舆论的发酵,事件终于引起了上级部门的重视。 2024年9月5日,灌云县民政局发布了一份正式的调查报告。 报告确认了王重厚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并指出了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社会事业部门违规提前收取墓地安葬费用。 将购买墓地与开具死亡证明挂钩,这种做法明显不合规。 收费程序和票据管理不规范,存在风险。 报告还透露,相关部门负责人已于5日受到处罚,并承诺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对于3800元的墓穴费,报告称这符合上级部门审批的标准,但承认在收费方式和票据管理上存在问题,承诺可以为王重厚更换正规的财政非税票据。 对此你怎么看?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