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新华文摘上的2023年中国诗歌年选
掩卷感慨,贾浅浅那样的水平
在这个时代
确实是正常的所选
这是一个怎样的年月
诗歌是人类情绪表达工具的宝玉
是语言的民族性与文化的民族性的承载
一个时期的民族文化的繁荣
总要有诗歌的兴盛作为陪衬
我们一年有千三百万读书人
却不能有非凡的诗歌产出
追责为上升通道的脱钩
但是诗歌既可以为名利的工具
也可以为私人的情感的抑扬
是考试中对外语的过度重视
影响了语言能力的发展
还是现代学术分科体系,或者大生产的分工
将人从人变成了工匠
失却了神经触角的敏锐
而变成了郁郁的人形计算机
亦或是
城市化与工业时代的
物质生产力的快速进步与快节奏的财富分配进程
让人急躁、疲劳
在繁荣、喧嚣的背后
却也没有个体的主体性的完整
与对世间与自己的关切
或兼而有之吧
(见新华文摘2024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