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间谍,但我不后悔我的做法,如果再来一次,我还会这么做。抗战胜利后,面对国人的质疑,曾为日本人担任翻译的陈敏学如此说道。 陈敏学是深圳人,他曾经是中国历史年龄最小的“汉奸”,可也正因为此,新中国成立后,他也成为了中国最伟大的贡献人之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更好地入侵中国,日本人在占领广东后,强迫所有在校的孩子都要学习日语,想要从文化上切段国人对祖国的认同感。 虽然年纪小,但凭借着聪明的脑袋,不到三年的时间,他就已经能熟练地说一口流利的日语,与日本人交流更是不在话下。 也因为此,日军特地将他招到司令部,强迫他给日本人做翻译。因为嫌弃他中国人的身份,特地给他娶了一个日本名字:“铃木三郎”。 这一年,他13岁,在当时,只要是给日本人做事,都会被认为是汉奸,他也因此成了当时中国年龄最小的“汉奸”。 虽然陈敏学在帮日本人做翻译,但他却不是真心实意的,他忘不了因为日本人轰炸,自己被饿死弟弟妹妹,也忘不了因为不愿意给日本人鞠躬,被日军活活打死的舅舅。 他想要做些什么报复日本人,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去做。 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一天夜里,一个神秘的男人突然出现在他家。 他说自己是抗日游击队的,知道陈敏学在给日军做翻译,也知道他没有做过什么坏事,甚至还在无意中解救过游击队员,觉得他很有正义感,所以,想让他加入游击队,利用自己日军翻译的身份,为游击队传递消息。 尽管知道前路危险重重,13岁的他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调查日军长官名字、部队番号、人员数量、武器装备、可能的动向这些内容。看起来虽然很简单,但在战场上,这些情报却非常有用。 利用“铃木三郎”的身份优势,陈敏学为东江纵队港九大队送出了大量情报,成功打乱了日军的好几次部署,可接连的失利也引起了日军的怀疑。 因为好几次行动的资料,只有内部人员才能接触到,在调查了一番后,日军将怀疑的目光投向了负责翻译情报的陈敏学。 日军将他带到宪兵队的审讯室,为了逼供,很多人都在这里被日军罚坐老虎凳、灌辣椒水、压竹杠、吊飞机,只要进去了,基本上不能活着出来,也因此这里又被老百姓称作鬼门关。 负责审讯他的是一个叫中岛的队长,为了逼迫他承认自己是间谍,中岛将一把佩刀架在了陈敏学的脖子上,叫嚣道:“既然你不肯说实话,现在我倒数30下,如果不说实话,我就杀了你!30、29、28……” 陈敏学当然不肯承认自己是我方的卧底,他 装出一副很委屈的样子,“我就只是个翻译,不是游击队。你要是不信,那就杀了我吧!” 说完,就闭上眼睛,把头一扬,陈敏学坚决不吃你这一套的样子,反而让中岛恼羞成怒,他举起佩刀,用力劈了下来,一股鲜血顺着他脖子流了下来。 陈敏学脸色苍白,衣服全部打湿,可是他却没死。看着中岛满意又嚣张的笑容,他知道那是一种警告,自己已经十分危险了。 审讯从白天一直持续到晚上,但无论如何逼供,他还是不肯透露一个字。 不知道是不是老天也站在正义的一方,几天后,因为“证据不足”,他竟然被放了! 但不管怎么说,他也是从鬼门关逃了出来。可他还是记着自己的使命,又自学英语,在日军眼皮子底下继续传递情报。 1949年解放后,由于东江纵队北辙,加上信息交流不及时,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以卧底的身份潜伏在日方,都还以为他是那个助纣为虐的汉奸,对他嗤之以鼻,而因为各种原因,他也只能带着骂名生活了三十多年。 一直1986年,我党终于公布了他的身份,为他洗清身上的污水,称他是我们最伟大的贡献人之一,以此感谢他在战争中为我们做出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