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就得感慨,我们遇到的是一个多重空间的中国,很多我们这类人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另一个群体那里,完全就是根本理解不了的,完全不懂的操作,就像“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们就知道,要大力投研发,无论是理解专利之外的隐形知识,还是把握品质管理上的细节,都是要“消化”,也就是去投入一定的研发资源的。
今天被推送了一个药品界的帖子,作者信誓旦旦的认为“仿制药不如原研药”,在我们看来,品质不高,这是仿制者不重视研发投入的原因,而不构成“仿制必然不如原研”的问题,明明是相关企业的运营管理的问题,二次开发的研发投入不足,对品质管理的不重视,怎么就切换概念到仿制不如原研上去了。
灵动岛是荣耀最先发明的,后面不是被美国友商的仿制者给超越了吗?事故后自动拨打救急电话是韩国人原研的,不也是被美国友商的仿制方案给超越了?折叠屏做薄,新H公司第一个做的,然后老H公司反超,新H公司又反超回来。。
二次开发不是不一定不如原研,而是往往应该比原研更好,前提是真的进行了深入的二次开发,我们应该去责问的是,为什么这些引进开发的厂家,都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消化~吸收”,以致使后来者还不如前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