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遇到硬茬了!"广东佛山,女子去银行提前还清30万房贷,她怕被银行刁难,就留了一手,偷偷录音录像,果不其然,银行说让她先填申请表,得2到3个月才能批下来,还要收她一个月违约金,女子只用了一招,让银行立马怂了。 这已经是彤女士当“房奴”的第五年。 为了这套房子,彤女士和她丈夫可以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首付款是东拼西凑才勉强凑齐的,亲朋好友能借的都借了个遍。 彤女士还记得,当时她和丈夫熬夜做了一张还债计划表,贴在床头,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着这张表给自己打气。 为了尽快还清债务,夫妻俩可以说是拼了命地工作。彤女士主动申请去了一个新开发的市场,常常加班到深夜;丈夫更是起早贪黑,跑遍了大江南北。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买房的第五个年头,他们终于攒够了钱,准备一次性还清剩下的30万房贷。 然而,彤女士却听说,银行对提前还贷并不友好,往往会设置重重障碍。 她特意准备了一个小型录音笔,藏在衣袋里,手机的录像功能也随时待命。做好这一切准备后,她才推开了银行的大门。 正如彤女士所料,银行工作人员并不热衷于办理她的提前还贷业务。 他们先是告诉她需要填写申请表,然后表示处理时间需要2到3个月。即使彤女士要求加急处理,银行也坚持至少需要两个月时间。 面对银行的拖延策略,彤女士也准备了好策略。 她提出要银行开具一份证明,证明她今天来银行要还贷款,但银行不让她还。 彤女士给银行解释道,"你知道的,现在经济形势不好,我们做生意的人随时可能周转不开。我现在有钱想还,你们不让我还。万一过两个月我真的没钱还了,你们可别来找我麻烦。" 当时柜员听完的表情变了,她显然没想到彤女士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他们匆忙请示领导后,很快给她开了特殊通道,允许她立即办理还贷手续。 然而,彤女士在仔细阅读合同时发现,银行要求她支付一个月的违约金。 彤女士当即表示不认同,因为银行在她办理按揭时并没有明确告知这一条款。 主管解释说这是银行的规定,所有提前还贷的客户都需要支付。 彤女士感到一阵愤怒。她深吸一口气,平静的说:"我记得当初办理贷款时,并没有人告诉我提前还贷需要支付违约金。如果你们坚持要收,那我只能投诉到12378了。" 主管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他和柜员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说:"彤女士,请您稍等,我再去和上级沟通一下。" 又是漫长的等待。彤女士感到手心在出汗,但她知道自己不能退缩。终于,主管回来了,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 "彤女士,考虑到您的情况特殊,我们决定免除违约金。现在就可以为您办理提前还贷手续了。" 就这样,彤女士成功地在当天办理了提前还贷业务,卸下了肩上"房贷"这座大山。 当天下午,彤女士顺利办完了所有手续。走出银行的那一刻,她感到一阵轻松,仿佛卸下了肩上的重担。 回到家,彤女士和丈夫激动地拥抱在一起。他们终于结束了"房奴"的生活,未来充满了希望。 然而,彤女士并没有就此罢休。她将自己的经历整理成文字,配上录音和视频证据,发布在社交平台上。 她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够警醒更多的人,让大家在面对银行时能够更加警惕,懂得保护自己的权益。 彤女士的帖子很快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网友纷纷留言,分享自己类似的经历。有人感谢彤女士的勇气,也有人表示学到了宝贵的经验。 一位自称是银行从业人员的网友在评论中解释道:"其实,提前还贷对银行来说并不是好事。银行的利润主要来自于利息,如果大家都提前还贷,银行的收益就会减少。所以有些银行会设置各种障碍,希望能够多收取一些利息。" 这条评论引发了更多讨论。有人认为银行的做法可以理解,毕竟是营利机构;但更多人认为,银行作为金融服务机构,应该以客户利益为先,不应该设置不合理的障碍。 法律专家也参与了讨论。他们指出,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贷款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提前还贷需要等待或支付违约金,那么银行的做法就是不合法的。 彤女士的经历引发的讨论,让更多人意识到了在金融交易中保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性。许多人表示,自己也遇到过同样得劲经历。 彤女士没想到自己的一次经历会引发如此大的反响。她感到欣慰,因为自己的行动不仅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还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 彤女士的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强势的金融机构时,普通消费者也并非完全无力。只要我们了解自己的权利,勇于维权,就能够在复杂的金融环境中保护自己的利益。 同时,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金融机构应该更加重视消费者权益,提供更加透明、公平的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 最后,让我们记住彤女士的经历,在未来的金融交易中保持警惕,勇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为只有每个人都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我们的金融环境才能变得更加公平、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