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成都车展#上,有机会采访了小鹏MONA M03的产品负责人,有些信息还是非常有用的,尤其是对于关注这款车的准用户,可以多了解一下:
1、跟大众供应链的合作。
得益于大众供应链对小鹏MONA M03的反哺,11.98万的价格,还是有毛利的,不亏本。研发周期非常长,有30多个月,现在的新能源车研发一般用时20多个月,不会说因为价格不贵,质量就有隐忧;
2、小鹏G6对MONA提供了什么经验。
小鹏G6上市的时候非常惊艳,产品力和性价比都非常能打,不过上市后有一些竞品逐步上市,用更便宜的方式吃掉市场,所以MONA的价格基本一步到位,能直面明年的竞争。小鹏G6夸张的时候,16周才能交付,这次交付周期也就是4到6周。
MONA的SKU特别精简,算上颜色28个SKU,一般企业都是150、200多个。所以生产非常简单,非常快捷。
肇庆工程成熟、工人也熟练。相关设计提前10个月就锁定了,供应商压力不大。
3、底盘设定和整车思路。
MONA花费精力最多的就是底盘的调校和操控性。底层逻辑是把适当的东西调到它的上限,可以把成本控制住,把价格拉下来。
4、会不会像小米那样做更多拓展。
还是聚焦于几个用户最感兴趣的东西,比如说有意思的香氛、放手机的、拔插的仪表、头枕、颈枕等,将来也许会和用户共创,适当做用户呼声比较高的精品。但是肯定不会大规模投下去。
5、MONA系列以后的规划。
基于这个产品搭建一个平台,做一个升级,升级后,融入很多扶摇架构的东西,会有更多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