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斥资3亿打捞起的这艘沉船,船身竟完好无损!更令人震撼的是,船上竟藏着18万件文物,据说其中一个碗就能抵得上普通人一辈子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秘密,能让这艘船历经800年岁月依然屹立?船上又承载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 (本文内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疯狂探险家迈克·哈彻的海洋寻宝活动如何逼出了“南海一号”) 1987年的夏天,广东阳江海域不太平静。 本来吧,一群英国佬想在这捞一艘传说装满白银的东印度公司沉船。 结果,白银没见着,倒是捞出一堆“破铜烂铁”——古钱币和瓷器。 这下好了,中英双方都来了精神,这可不是一般的“破烂”,这玩意儿值钱啊! 这艘意外被发现的沉船,就是后来震惊世界的“南海一号”。 专家初步鉴定,这艘船来自宋元时期,船体保存还算完整,长度足足有20米。 更让人兴奋的是,从打捞上来的文物判断,这艘船上宝贝可不少。 想想看,这艘船可是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沉没的,那会儿海上贸易多繁华啊,船上装的肯定都是好东西! 不过,兴奋归兴奋,真要把“南海一号”捞起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船在海底躺了几百年,早就被淤泥牢牢裹住了,而且船体本身也变得非常脆弱,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从1987年到1989年,专家们进行了初步探索,确定了“南海一号”的巨大价值,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和资金,打捞计划只能暂时搁浅。 这一等,就是十几年。直到2001年,国家博物馆水上考古中心才重启了对“南海一号”的发掘工作。 这一次,国家可是下了血本,前后投入了整整三个亿! 要知道,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天文数字,很多人都不理解,捞一艘破船,至于花这么多钱吗? 事实证明,这钱花的值!“南海一号”就像一个沉睡海底的“时间胶囊”,里面装满了来自八百年前的珍宝。 截至2019年,考古学家已经从“南海一号”上打捞出18万件文物,其中光是瓷器的价值就高达两万亿人民币! 这些文物包括来自景德镇窑、龙泉窑的精美瓷器,还有各种金光闪闪的金戒指、金手镯,甚至还有刻着“韩四郎”字样的金叶,不知道是哪个老板的名字,还挺有牌面。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铜钱、漆盒、丝绸蛋白等等,简直是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展示“南海一号”以及船上的文物,阳江市斥资1.5亿建造了“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南海一号”就被安放在一个巨大的玻璃缸里,里面注满了模拟海水,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它在海底的环境。 “南海一号”的发现和打捞,不仅填补了我国水下考古的空白,也为研究古代海上贸易、造船技术、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更重要的是,“南海一号”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祖先的智慧和勇气,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当然,“南海一号”还有很多秘密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这艘沉睡了八百年的古船,一定会向我们讲述更多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