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稚子命丧母亲之手!只因一句“再生一个赔你”,背后真相细思极恐! 参考资料 贾利园故意杀子案宣判 法官:儿童易成家庭矛盾受害者 央广网 2014年的北京,秋风萧瑟,乱葬岗上的一处新坟却格外引人注目。 那是一座简陋的土坟,没有墓碑,没有祭品,只有几根枯枝草草地插在坟头,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埋葬于此的生命的不甘和冤屈。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坟墓里埋葬的并非老人,而是一个年仅两岁的孩子——小雨。是谁如此残忍地剥夺了一个孩子生的权利?答案令人心碎,是他的亲生母亲贾利园。 贾利园的人生,就像一列行驶在错误轨道上的列车,最终走向了不可挽回的悲剧。她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从小到大都像一只沉默的羔羊,习惯于顺从和隐忍。 嫁给王远志后,她便放弃了工作,成为了一名全职主妇,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家庭和孩子身上。 在外人眼中,她或许是幸福的妻子、慈爱的母亲,然而,只有她自己知道,这看似平静的家庭生活背后,隐藏着多少难以言说的苦楚和绝望。 王远志好吃懒做,对家庭漠不关心,婚后更是游手好闲,没有稳定工作,收入微薄,全靠贾利园一人苦苦支撑着整个家庭。 为了省钱,贾利园精打细算,甚至舍不得给自己买一件新衣服。 而王远志却对此毫无愧疚,反而经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与贾利园争吵,甚至大打出手。贾利园的忍让非但没有换来丈夫的回心转意,反而让他变本加厉。 二胎的到来,彻底压垮了贾利园。王家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一直希望贾利园能再生个儿子。 贾利园原本不愿再生,但架不住王远志的花言巧语和承诺,最终妥协了。 然而,小雨的出生非但没有改善家庭状况,反而让贾利园的生活更加举步维艰。经济压力、育儿压力、婆媳矛盾,像一座座大山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日复一日的劳累和精神折磨,让贾利园的情绪变得越来越不稳定,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情绪失控,甚至会对孩子大吼大叫。 而王远志对这一切视而不见,依旧我行我素,这让贾利园对丈夫、对婚姻彻底绝望了。 案发前一晚,王远志又因为晚归和贾利园发生了激烈争吵,两人甚至大打出手,王远志负气出走,留下贾利园一人在家独自面对满屋狼藉和两个年幼的孩子。 那时的贾利园,内心充满了愤怒、委屈和绝望,她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也不知道这样的生活何时才能结束。 10月11日清晨,噩梦降临了。疲惫不堪的贾利园好不容易才哄睡了两个孩子,自己也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然而,没过多久,她就被儿子小雨吃东西的声音吵醒了。 迷迷糊糊中,她看到小雨正坐在床上,手里拿着糖块,开心地吃着。看到母亲醒来,小雨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赶紧躺回床上,假装睡觉。 贾利园强忍着怒火,继续睡觉。然而,没过多久,她又被小雨玩玩具的声音吵醒了。 这一次,贾利园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了,她猛地坐起身,冲到小雨床边,一把将小雨从床上拉下来,重重地摔在地上。小雨被摔疼了,顿时嚎啕大哭起来。 孩子的哭声就像一把尖刀,刺痛着贾利园本就脆弱不堪的神经。 那一刻,她积压已久的怨气、怒火、绝望,全部涌上心头,她失去了理智,只想让孩子闭嘴。于是,她用手死死地掐住了小雨的脖子,直到小雨的哭声渐渐微弱,最终彻底消失。 当贾利园从失控的情绪中回过神来时,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她看着躺在冰冷地面上,早已失去呼吸的儿子,大脑一片空白,恐惧、后悔、绝望,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将她彻底淹没了。 惊慌失措的贾利园打电话将王远志叫回了家。 看到儿子惨死的模样,王远志也吓坏了。然而,在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他并没有选择报警,而是选择和妻子一起掩盖真相。 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他们将小雨的尸体偷偷埋葬在了河北的一处乱葬岗,然后若无其事地回到了北京。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案发四天后,饱受良心折磨的贾利园最终选择向警方自首,王远志也因包庇罪被捕。 法庭上,贾利园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她痛哭着说自己不是故意要杀害儿子的,只是一时冲动,失去了理智。 而王远志也对贾利园表示了谅解,他请求法官看在自己多年夫妻情分上,对贾利园从轻处罚。 最终,法院判处贾利园有期徒刑十一年,王远志有期徒刑一年零三个月。 这起人间惨剧,令人痛心疾首,也引发了人们对家庭关系、夫妻相处模式、全职主妇心理健康等问题的深入思考。 如果王远志能够多关心妻子,多体谅妻子的辛苦,或许这起悲剧就不会发生。如果贾利园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寻求家人和朋友的帮助,或许也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然而,一切都已无法挽回,一个年仅两岁的孩子就这样无辜地失去了生命,而他的父母,也将用余生来为自己的冲动和错误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