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债市的负反馈
央妈的政策目标也无意引导利率过度上升,因为这可能导致风险项另一个方向转变。
央行管控长端利率过度下行的风险,这并不意味着需要利率大幅度上行,小幅度的调整是能够测试风险和避免市场过度单边交易,但上行幅度过大,就存在引发风险的可能,甚至导致处置风险的风险。
央行在2季度货政报告中以2022年四季度债券利率快速下跌形成的负反馈循环做例子进行论证,显示政策会控制利率的上行幅度,避免再度发生类似风险。
这意味着即使引导利率上行,也会控制相应的幅度,长端债券利率也不会出现大幅度的上行。
2022年债市大幅回撤从长端利率来看,剧烈变化发生在2022年11月10日至14日,当时10年国债在两个交易日内累计上升13.3bps至2.84%,当前类似事件再度发生的可能较小,利率继续上升幅度预计较为有限。
如果利率持续攀升,存在引发负反馈循环的可能。
如果利率在当前水平继续快速攀升,则可能增加赎回风险,导致反馈循环发生。
相对于2022年,理财负债端封闭式产品占比提升,资产端存款与货币占比提升,对波动承受能力更强。但如果净值持续回撤,不排除赎回压力上升的可能。
这种情况下,理财可能率先赎回基金,以应对赎回压力风险。而负债端不稳定的基金被赎回,可能引发资产端的减持,导致市场出现赎回反馈循环。
因而需要密切关注赎回反馈循环发生的可能。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