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不能失去3000点,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但是我要告诉你,现在可能2600点都没了。市场牛熊在变,但是唯一不变的是3000点上下震荡。实力不够也可以技术来凑,上证综合收益指数了解一下。 如果你说外资每天都在跑,3000点附近咋可能还稳如泰山,那就把外资流向给延迟发布。比如说以前每天都能看的,现在每个月或者每季度看一次。经常看不到,就当没流出,所以现在的3000点附近,还是我们认识的3000点吗?它真实吗?作为股民、基民,真实的提干点位又是多少呢? 我们先来看网上有位好大哥给的答案,说四大行今年为沪指贡献了779点。如果说剔除掉这个影响,那么沪指的实际点位在2114点。很多人看着这个数据哭着哭着就笑了,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点位代表了什么。 这样说吧,最近十年都没有出现过这么低的位置。上次出现还是在2015年大牛市前启动阶段。之后怎么样?大家都知道大盘上了5000点,那难道我们的牛市也要来了吗? 大家冷静冷静,别只看标题。年内四大行确实涨势喜人,屡创历史新高。但是这个传闻的逻辑链条却是漏洞百出。 就以宇宙第一大行为例,今年很争气,涨幅超过40%,这个能拉动上证指数400点。那按照这个逻辑,只要工商银行股价翻倍,指数就上4000点了,国家还买什么沪深300?全保工商银行就行了呀!不得不说,同样是九年义务教育,你是真优秀。 所以真实情况又是什么? 这点可以从上证指数的编制规则找到一些端倪。上证指数是总市值加权法,可以看到,工商银行的权重不过是3.48%。但如果我们简单推算一下,工商银行大涨40%,对于上证指数的推动也就是1.39%左右。 那按照年初上证指数2976计算,也就是推高三四十点的样子。咱就是说把国有六大银行都算上,也才119点。或者把整个护盘的力量都算上,也才300点左右。也就是说,银行确实在托底,但是并没有单手举天的能力。顶多算是下跌路上的绊脚石。所以真实的指数点位可能在2500左右。 现在还没到这个点位,可能大家会疑惑,那咱们作为股民、基民,为什么对市场的感知温度会更低呢? 也很好理解,主要是因为股民、基民重仓的个股跌得都很惨。 先说股民,股民数量排名前五的个股中,除了中国平安之外,其余的四只最近三年跌幅都在30%以上。最惨的格力电器,已经跌了两个幅度。而且有三只个股跌幅已经超过2018年熊市的跌幅。 基民也没好到哪去,热门赛道基金一个比一个能跌。新能源、医药、白酒、半导体,只要买了都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三年前买了发起式基金的那批基民,有些已经亏了70%。 所以现在你跟我说指数还在2900附近,跌幅只有27%,那我只能回你:良心呢?有没有良心? 所以,你对市场的体感点位是多少呢?#夏日生活打卡季#
评论列表